手足口病多发季节 中药护理是关键


手足口病多发季节 中药护理是关键

文章插图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 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 3岁以下的宝宝患病居多 , 经常会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发生集体流行 。它的危害和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 所以对于手足口病治疗工作 , 家长们应该慎重 。
首先 , 治疗的时候要根据小孩不同的体质特点采用不同的药物 。如平素见咽红、便干、口臭等症状 , 属实证体质的小孩 , 宜服用银花、连翘、大青叶等以清热解毒;平素易感冒 , 常见多汗、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 属虚证体质的小孩 , 可服用薏苡仁、葛根等以运脾清热 。
【手足口病多发季节 中药护理是关键】1、普通型(心脾积热):发热 , 无汗 , 手足口出现疱疹 , 其中口舌疱疹色红 , 疼痛剧烈 , 患儿流涎较多 , 纳差 , 不能进食 , 大便秘结 , 舌质红 , 苔黄腻 。
中医治法:清热解毒化湿
药物:
大黄3克 , 黄芩6克 , 黄连3克 , 五倍子6克 , 薄荷6克 , 水煎50毫升 , 分2次服 。
2、普通型(湿热交阻):发热 , 无汗 , 手足口出现疱疹 , 口舌疱疹色暗红 , 疼痛不剧 , 腹胀 , 纳差 , 大便正常或稍溏 , 舌暗红 , 苔白腻或稍黄腻 。
中医治法:辛开苦降 , 清热化湿解毒
药物:生甘草10克 , 半夏6克 , 黄芩6克 , 黄连2克 , 干姜3克 , 柴胡10克 , 藿香6克 , 水煎50毫升 , 分2次服 。
3、重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热、皮疹 , 高热 , 无汗 , 烦躁 , 嗜睡 , 烦躁 , 易惊 , 或伴肢体痿软、瘫痪 , 舌红 , 苔白腻或黄腻 。
中医治法:清热化湿 , 镇肝熄风
药物:
大黄3克 , 生石膏20克 , 寒水石10克 , 滑石10克(包煎) , 赤石脂10克 , 白石脂10克 , 紫石英10克 , 生牡蛎10克 , 生龙骨10克 , 干姜3克 , 桂枝6克 , 甘草3克 , 水煎50毫升 , 分2次服 。
当然 , 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预防了 。在日常饮食中 , 可用板蓝根或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水 , 给小孩服用预防感染 。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 , 可用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 , 可清心火;选用西瓜霜或冰硼散、珠黄散一种 , 吹敷口腔患处 , 每日2次 , 可治疗口咽部疱疹 。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 , 则可采用外洗法 , 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 , 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 , 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
另外 , 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要做好下面的家庭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 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 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