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坐月子"并不丑陋

生孩子是女人的一道关!且不说“十月怀胎”有多辛苦,光是一个月的“坐月子”就够女人受的了 。

中国特色的"坐月子"并不丑陋

文章插图
我倒觉得,如果你接受了这句话,其实就接受了一个很“中国”的概念 。难道女人生真的就这么难,这么麻烦?
记得小时候,母亲带我去看望一个生孩子的乡下媳妇 。到了门口,却被告知:你是男生,不能进去!那时候我就觉得,女人生孩子好像很神秘 。她们怕受惊吓,不能见陌生人,特别是男性,甚至连我这个小男孩也见不得 。
略微大一些,知道我们家族有一首叫做《十二部母重恩》祖传歌谣,讲是母亲怀胎和生育不同时期,所经受的痛苦和负累 。去抄写这首歌谣的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怀疑:做女人,难道真的就这么难?
到了国外,才发现自己的想法被彻底颠覆了:西方女人生完孩子几个小时就去洗澡很普遍,三两天洗衣服、做饭也司空见惯,从没听说她们有“坐月子”这一说!
前天在罗马一个大型商业中心里看见的一幕,再次勾起了心中困惑了很久的话题 。
一个意大利女人推着一个布娃娃般超小幼儿,因为孩子特别小,我简直要怀疑这个孩子有点“问题” 。一问才知到,这个小家伙来到人间刚刚十天!推车的意大利女人看起来有点年纪,我就开始猜:她是孩子的姥姥、婶婶、姨姨或者保姆,一问才发现自己又错了,她居然就是孩子的母亲本人!她的身边,并没有其他人陪伴!
难道你不需要“坐月子”?我把中国女性生孩子后坐在床(炕)上,蒙着头巾,历时一个月的种种“不幸”大致描述一番,没想到她面带微笑,一一摇头否定 。她生孩子如同怀里抱着一个什么物件,放下了就放下了,没那么多讲究!
这怎么可能?难道是因为我们中国女性身体太差了?
我向来以为,中国男人的身体可能和西方男人有差距,但中国女性的体质绝对不比西方女性差 。在足球、排球、铁饼、铅球和击剑、长跑等高强度的竞技项目上,中国男人鲜有建树,而中国女子却屡屡夺魁 。除了刘翔,中国男人能拿金牌的,往往都是乒乓球啦,体操啦,跳水啦等技巧型的项目 。08奥运虽然拿了两块拳击金牌,一块是轻蝇级的,另一块是蒙古族运动员获得的,而不是占最多数的汉族男人 。
难道等到生孩子,中国女性就输给西方女性了?这显然说不通 。东西方女性生孩子的不同表现,其背后正是文化背景和生活状况的不同 。
首先,西方女性爱健身,身体状况要比中国女性好 。西方的少年儿童,一般只上半天学,下午几乎都在健身房里 。西方影视女明星,几乎个个坚持身体造型训练,她们身上除了肌肉,少有赘肉(肥胖问题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500年前的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女性一直在追求个性自由,也为西方女性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空间 。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100年前的中国女性,因为“特别审美”需要,从小就要做“束胸”和“三寸金莲”的功课,且坚持不懈 。运动和健身,一直和中国女性扯不上联系 。
千万别说这些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今天中国女性虽然解放了,可运动和健身仍然和中国女性不搭边儿 。且不说中国女性爱不爱健身,光是在时间上就没有可能 。在中小学这个女性生长发育的关键时间段,她们每天都要上课或者补课,有限的体育课也常常被取消了 。所以,这个时期的中国女性和中国男人一样,都被培育成了“豆芽菜” 。
再说营养问题 。西方女性的饮食结构和中国人有完全的不同,各种奶酪、火腿肉和高品质的橄榄油是主要食物,这和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有着明显的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