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药别随便抹

【外用药别随便抹】 给孩子用外用药 , 并非简单地一抹了之 。孩子的皮肤黏膜娇嫩 , 血管丰富 , 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能力 。给皮肤、鼻腔、口腔黏膜上药时 , 要特别注意选择药物的种类、使用剂量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 以避免引起皮肤黏膜损伤或全身毒副作用 。因此 , 要遵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如果是自己买药 , 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
皮肤外用药

外用药别随便抹

文章插图
常用药:硼酸溶液、百多邦软膏、艾洛松软膏、炉甘石洗剂等
夏天孩子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就是痱子 。一般性的痱子不需要特别治疗 , 只要保持室内清凉通风 , 经常给孩子洗澡 , 出汗后及时擦掉即可 。还可以到医院开些消暑去痱水或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水洗澡 。如果痱子合并感染 , 可以涂抹金霉素软膏、百多邦软膏 。
脓疱疮是孩子夏秋季常见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 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部、躯干及四肢 。疱液开始澄清 , 随后混浊、化脓 , 破溃后会糜烂 。可用1% 龙胆紫溶液、百多邦或新霉素软膏外涂 。治疗时要注意保护创面 , 避免摩擦 。
如果孩子出现湿疹 , 要先找出致病因素 , 以便对症治疗 。在红肿、糜烂、渗液明显的急性期 , 可用硼酸溶液湿敷 , 外用氧化锌油或百多邦软膏等 。亚急性期治疗原则为消炎、止痒 , 可选用炉甘石洗剂 , 起到保护皮肤、收敛、消炎等作用 。慢性期以止痒、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为目的 , 可使用艾洛松软膏 , 但这是皮质激素类药物 , 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
给孩子使用皮肤外用药时 , 要注意以下几点:
◆孩子患皮肤病或进行皮肤消毒时 , 不宜使用刺激性很强的药物 , 如水杨酸、碘酒等 , 以免皮肤发生水疱、脱皮或腐蚀 。要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外用药 。
◆切忌给新生宝宝使用膏药之类的硬膏剂敷贴在皮肤上 , 否则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 。
◆给孩子上药要遵循“浓度宜低 , 用药次数宜少 , 涂药宜薄”的原则 。大量或大面积使用 , 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如过量使用硼酸 , 药物通过皮肤黏膜吸收 , 会发生呕吐、红斑、惊厥 。皮质激素软膏大面积外用可能引起全身水肿 。
鼻腔滴剂类药
常用药:复方薄荷脑滴鼻液、麻黄碱滴鼻液
孩子鼻膜干燥、鼻子不通气 , 通常要使用一些滴鼻剂治疗 。在使用这些滴剂时 , 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鼻膜干容易引起鼻子出血 , 可用薄荷石蜡油滴鼻液 , 滴药时将药液顺着鼻孔内侧慢慢流下 , 可以起到润滑鼻中隔黏膜的作用 。
◆谨慎使用麻黄素 。孩子感冒出现鼻塞时 , 使用麻黄素类药物能起到缓解作用 。但孩子对麻黄素很敏感 , 如果滴药过多或过于频繁 , 药液会通过鼻黏膜吸收 , 使孩子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全身发凉、呼吸急促等不良反应 。
◆年龄小的孩子尽量不用滴鼻液 。因为婴幼儿的鼻黏膜很娇嫩 , 用滴鼻液会刺激鼻黏膜 , 导致鼻黏膜萎缩、溃烂 。
◆不管哪种滴鼻液 , 都不宜长期使用 , 以免产生依赖性 , 造成药物性鼻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