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的表现

表现类型

自闭的表现

文章插图
1.无语言型:通常会被误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
2.立即仿说:分为有变化有弹性的仿说、没有变化没有弹性的仿说 。前者被视为自闭症儿童具有表达沟通的意图;后者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
3.延宕仿说: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地重复某些字、词、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 , 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非沟通性之分 , 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
4.说话不带感情:无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 , 十分机械化 , 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 , 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 , 不能分辨其读音 。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
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 , 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
9.文法结构不成熟:无通常意义上的文法含义 。
10.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 , 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
11.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 , 重复地念着某句话 。
12.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
详细表现
(1)孤独离群 , 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自闭的表现】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 。交流的倾向 , 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 , 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 , 也不喜欢要人抱 , 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 , 不主动找小孩玩 , 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 , 对呼唤没有反应 , 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 , 自己玩 。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 , 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 , 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 , 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 , 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 , 然后自己就走了 , 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 , 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 , 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 。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 , 似乎是听而不闻 , 视而不见 , 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 , 毫无顾忌 , 旁若无人 , 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 , 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 , 目光经常变化 , 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 , 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 , 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 , 看人时常眯着眼 , 斜视或余光等 , 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 , 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 , 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 , 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 , 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 , 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 。有的会说话 , 但声音很小 , 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 。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 , 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 。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 , 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 。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 , 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 。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 , 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