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孩子顺利度过换牙期

换牙 , 是每个孩子必定经历的一个过程 。对5、6岁的孩子来说 , 换牙时的保健与护理非常重要 。作为家长 , 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牙齿发育情况 , 以便孩子顺利地度过换牙期 , 长出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 。
注意1: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

怎样帮孩子顺利度过换牙期

文章插图
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 , 应脱落而不落称乳牙滞留 , 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 。大多数孩子在5、6岁时开始换牙 , 也有的从4岁开始 , 个别孩子会迟到7岁才掉第一颗乳牙 。牙齿的脱落通常从下边的两颗门牙开始 , 继而是上面的两颗门牙 。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 , 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出 , 看起来像是双层牙 。这时 , 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 , 腾出位置 , 以利恒牙萌出 。
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 , 称为乳牙早失 , 这往往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 , 使缺牙间隙变小 , 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出 。此时应在乳牙缺隙处戴缺隙保持器(由医院口腔科订做) , 防止两侧牙齿倾斜 , 以保持恒牙应有的萌出位置 , 直至恒牙萌出 。
注意2:恒牙萌出是否有困难
乳牙过早脱落 , 孩子习惯用牙床咀嚼、舔吮 , 牙床会变得肥厚而坚韧 , 阻碍恒牙萌出 。因此 , 如果孩子已到换牙的年龄而恒牙未长出 , 应带孩子及时到医院检查 , 以取得医生的帮助 。孩子缺钙也是恒牙迟迟萌出的重要原因 , 父母要及时给孩子补钙 。换牙时前恒牙从乳牙的下方或内侧萌出 , 萌出的恒牙即为成人牙齿的大小 , 出现轻度拥挤、扭转或间隙是正常的 , 可随邻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长发育而自行调整排齐 , 只要不是反牙(即地包天) , 一般不必矫治 , 但要做定期观察 , 最长不应超过半年 。如在乳牙完全替换后仍排列不齐 , 应及时就诊 , 以免延误治疗 , 造成矫正困难 。
注意3:纠正孩子不良习惯
【怎样帮孩子顺利度过换牙期】 在换牙期 , 乳牙与恒牙共存 , 恒牙刚刚萌出 , 特别是作为“咬合关键”的“六龄牙” , 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 , 容易滞留食物残渣 , 加之多数儿童不爱刷牙 , 喜食甜食 , 常常发生虫牙(龋齿) , 一旦发生 , 应及早治疗 。此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确地刷牙 。在换牙期 , 乳牙松动即将脱落时 , 儿童常习惯用舌舔松动的牙 , 这是一种不良习惯 , 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 , 应及时给予纠正 , 以防错位咬合——即牙排列不整齐 。有的孩子喜欢吮吸手指 , 咬手指甲、铅笔、手绢 , 伸舌、咬唇、托腮等 , 这些不良习惯也会影响牙齿排列 , 有的甚至会影响幼儿的发音和呼吸 , 所以必须尽早纠正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惯 。
注意4:牙齿错位咬合会影响容貌
儿童在换牙期 , 牙齿在替换 , 颌骨在发育 , 随之逐渐建立咬合关系 , 有时会出现暂时性的错位咬合 , 在牙齿的发育过程中 , 往往能自行调整而恢复正常 。有的错位咬合 , 造成上前牙间隙过大 , 不能自行调整 , 会影响颜面发育 , 应去医院诊治 , 否则将影响孩子的容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