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脾气宜疏不宜堵

【故事】“大脾气”丁丁
“我不,我就要买这个!”
“不行 。”
“你选一个别的吧 。”
“不,就要买!”
“你要再这样,那就什么也不给你买 。”

孩子的脾气宜疏不宜堵

文章插图
“不行,哇……”
丁丁坐在地上,把商场的玩具左一个右一个地扔得到处都是 。于是,妈妈生气发怒,使劲打他的屁股和后背 。丁丁也不示弱,大喊大叫、大哭大闹 。结果还是买了一件称心如意的玩具,事情才算了结 。
丁丁从小长得虎头虎脑,可爱极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众星捧月似地围着他转 。这使他的脾气越来越大,什么都要人家让着他,什么事情都由他说了算 。丁丁爸爸的脾气急,有的时候气不过,就揍他,谁知道越打哭得越凶,简直没有办法 。
【理论分析】
大人都会任性、乱发脾气,何况是小孩 。发脾气从发展学上来说是“合理”的,是成长中的一部分,没有或很少有孩子没有发过脾气 。它和先天的气质也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发起脾气来比别的孩子大的缘故 。
爱发脾气是孩子在1岁左右出现的现象,一旦不如意,便会“动肝火”,有时候还会冲着自己 。发脾气高峰在2~3岁,这和他们自我意识的初步形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性有关 。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又不能很好地表达,同时这个年龄孩子的父母又要开始规范他们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社会化” 。在这个时期父母和孩子很容易陷入冲突,父母一方面要尊重和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另一方面要小心地选择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方式来规范和纠正他们的行为 。一般这种现象会延续到4~5岁,以后会好一些 。孩子发脾气并不说明他们“坏”,他们正在做着他们这个年龄要做的事 。
有的父母也给孩子做了不好的示范 。有的成人,在没有能力承担责任或者解决困难的时候,常常大发雷霆,有的甚至把怒气撒到孩子身上 。这种行为模式往往会被缺乏辨别能力的孩子加以效仿,于是孩子会翻版父母的处事方式 。
还有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孩子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爱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丁丁就是这种被宠坏的孩子,父母既想管教,又怕孩子受委屈,反而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觉:我闹到底,父母总会让步的 。如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 。
【专家建议】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们首先应该了解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其次应该了解孩子是怎样通过发脾气来得到需求的表达;然后应该和孩子沟通,了解和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最后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他的这种反应方式不受欢迎 。
1.表现你对他的爱
千万保持冷静 。发火的父母会使孩子更加发火 。记住,你面对的只是一个孩子——你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要来抓你的大妖怪 。你可以发泄怒气,但是不要针对自己的孩子,毕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
温柔、温和地和孩子讲话,对他安静下来有好处 。如果孩子在叫嚷,注意简化自己的用语,而且平静地和孩子说话 。不要让孩子抱怨或者太孩子气 。
父母可以靠近孩子,抱他爱他 。身体上的亲密达到很好的安慰效果,可以使气氛缓和下来 。让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或者亲密地坐在孩子身边帮他平静下来 。
如果孩子因为生病而发脾气,此时你应该对他表示同情,可以找出平时收藏起来的玩具让他玩 。因为这时他发脾气不是无理取闹 。
当他表现出一点控制自己的能力时,你要有针对性地表扬,比如本来他发脾气时要扔东西,这回虽然发了脾气,但没有扔东西,应该表扬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