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补锌 你做对了

近年来,人们开始认识了锌这种体内微量元素对人体,特别是对婴幼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在重视补锌后,确使许多缺锌儿童受益 。然而近来又屡有补锌过量受害的报道 。这下又把家长们的心悬了起来,不知所措了 。原来这“锌能治病、也能致病”啊!这可让我们如何使用好这把“双刃剑” 。

宝宝补锌 你做对了

文章插图
留意潜在因素 妈妈孕期厌食、偏食或吃素;早产儿;非母乳喂养儿;不吃荤腥、偏食挑食;佝偻病患儿;体虚易出汗的孩子等 。大汗淋漓将导致锌的流失 。据测定,每天大汗可流失锌1.3毫克 。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头围等发育指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显得矮小 。低体重儿血锌过低还可产生浮肿、低蛋白血症 。智力发育缓慢 动作及语言发育迟缓,智商低下; 精神不振、抑郁、行为异常等症,有的小儿还出现颤抖、抽搐; 消化功能异常,缺锌使唾液中磷酸酶减少,味蕾功能减退,故出现厌食、偏食、口腔炎、口腔溃疡等; 异食癖:喜欢吃不能吃的东西,如泥土、火柴杆、煤渣、纸屑等 。性器官、第二性征发育迟缓; 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抵抗力下降,因而易致感染,特别是反复患呼吸道感染 。
皮肤毛发异常,有肢端皮炎、慢性湿疹、痤疮,烫伤创面外伤伤口不易愈合;头发稀黄、缺乏光泽、指甲不光滑、有白点等 。家长如果能及时观察发现上述异常迹象,提供医生参考,结合出生情况、喂养是否合理、有无其他疾病并参考血锌、发锌水平测定,医生就容易作出综合判断 。因为这些症状和体征并不是缺锌所特有的,即无特异性,家长不可望风捕影、以点代面地做出缺锌的诊断,而随意补锌 。
补锌过多也害人 锌中毒出现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这是由于锌在胃液中易转化为氯化锌,氯化锌对胃有强烈的腐蚀性,可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引起胃血管破裂出血; 锌过多损害肝脏,严重者会有黄疸性肝炎的表现; 锌中毒可致神经元的损伤;胶质细胞的损伤;母体锌含量过高,可致胎儿神经管畸形; 过高的血锌会抑制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杀菌能力,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致病菌侵袭; 摄锌过多(每日超过45毫克)还会妨碍铁、铜等二价离子的吸收,不仅引起贫血,还会使体内胆固醇、尿酸等增高,以及心肌弹性蛋白分子之间交联不全,有增加罹患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危险;
还有研究指出,摄锌过多还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不同人需要量不同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锌的日需量为:初生—6个月婴儿3毫克;7-12个月婴儿5毫克;1-3岁幼儿10毫克;孕妇20毫克;乳母20毫克;正常成人10-15毫克 。婴儿补锌靠母乳 至少母乳喂养婴儿3个月,然后再逐渐改用牛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 。母乳中锌的吸收率高,可达62% 。尤其是初乳含锌量高,平均浓度为血清锌的4─7倍 。断奶后辅加富锌食品 如牛肉、羊肉、猪瘦肉、动物肝、花生、黄豆、胡萝卜、牡蛎等 。据测定,动物性食物的含锌量高于植物性食物,且动物蛋白质分解后所产生的氨基酸能促进锌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0%左右;而植物性食物所含锌,可与植物酸和纤维素结合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从而妨碍人体吸收,吸收率仅20%左右 。
人工喂养的婴儿应从4个月起,开始添加容易吸收的富锌辅食:瘦肉末、蛋黄、鱼泥、动物肝、牡蛎、花生米粉、核桃仁粉等 。药物补锌慎而又慎 必须经过医院检查,确诊为明显缺锌的宝宝,方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硫酸锌糖浆或葡萄糖酸锌等制剂 。一般用药限定时间,不可超过2—4个月,复查正常后应及时停药 。当心锌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距甚小,使用不当,很容导致过量,诱发缺铁、缺铜、贫血等一系列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