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家教不当易引发儿童心病

又到新春开学季,许多家长总忙着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期望孩子的一切问题都能在学校和课外班里得到解决 。其实,儿童心理出现问题,除了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外,家庭教育的缺失越来越占主导位置 。专家表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极端教育都极易令孩子出现紧张、焦虑、退缩、恐惧等情绪问题,引发不同形式的心理疾病 。

提醒家教不当易引发儿童心病

文章插图
今年3岁的小综,要上幼儿园了,父母把他从老家接回来 。由于在祖父母的溺爱中长大,小综在爸爸妈妈面前也当起了“小皇帝” 。面对不听话、固执的儿子,父母对他的蛮横无理进行了指责 。小综有一天竟突然说出:“爸妈死了才好呢!”
【提醒家教不当易引发儿童心病】 专家表示,儿童心理出现问题,除了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外,家庭教育的缺失越来越占主导位置 。“家庭极端教育都极易令孩子出现紧张、焦虑、退缩、恐惧等情绪问题,引发不同形式的心理疾病 。”
家教不当1:过分骄纵,小孩“脾气大”
小综的行为就极具攻击性,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副教授谢海燕指出:“攻击性行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幼儿阶段主要表现为吵闹、惹是生非,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伤害 。他们口中常说诸如‘不喜欢这个’、‘不跟你好了’、‘烦死了’等” 。
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谢海燕提醒:“父母脾气暴躁,当孩子的行为令其不满意时,训斥、打骂,为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模型,形成了攻击意识 。在溺爱娇惯纵容孩子的环境中生长的孩子常表现出任性、蛮横、不讲理 。家庭成员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并将分歧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如孩子犯错时,有批评、有训斥、有体罚的、也有哄骗的,孩子与大人意见相左无法适从,极易产生强烈的攻击意识,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