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孩子的“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 , 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 , 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 , 在某个时间段内 , 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 , 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 , 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
一、宝宝敏感期的特点

解析孩子的“敏感期”

文章插图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 , 他会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特质专心 , 而拒绝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他还会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 , 不厌其烦地重复 , 直到突然爆发出来某种新的动机为止……
正处于敏感期的孩子 , 具备一种神奇的力量 ,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成长和创作之中 。他们的内心里正紧锣密鼓地上演着一场戏剧 。可能父母会对此现象无所察觉 , 然而却真实存在着 。在孩子的心灵深处 , 这种力量在不断地生长 , 有时会充满孩子的整个生命 。
【解析孩子的“敏感期”】 二、宝宝敏感期的重要性
儿童敏感期也是有弹性的 , 0—6岁的儿童 , 如果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发展 , 到了6—12岁还会有弥补的机会 , 但是 , 这有个前提 , 那就是6—12岁期间 , 儿童必须有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 。但现实是 , 在学习压力下 , 这个年龄段的很多孩子 , 既得不到6岁以前来自父母的宽容和疼爱 , 又得不到长大后成人给予的尊重 。在这些孩子身上 , 我们看不到敏感期的种种表现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 , 为什么这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始终没有进入更多家长的视野 。》》宝宝不合群 家长怎么办?
三、宝宝的九大敏感期
根据蒙台梭利对婴幼儿的观察所研究 , 可以归纳出以下九种:
1、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 , 并发出呀呀学语的声音 , 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 。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 , 是件困难的大工程 , 但幼儿却能容易地学会母语 , 正因为儿童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 。因此 , 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 , 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 , 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不能放纵孩子的四件事
2、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 。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 , 就会令他无所适从 。蒙台梭利在观察中 , 发现孩子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 , 甚至大发脾气 , 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 , 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 , 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 。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 , 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 , 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 , 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 。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 , 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