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的疾病及其防治

(1)痱子
痱子是指汗水的排泄不通畅,汗水积在皮肤中,在汗腺的周围发炎 。
【常见皮肤的疾病及其防治】

常见皮肤的疾病及其防治

文章插图
婴幼儿常会流汗,但由于调节机能不够,容易长出痱子,因此最重要的是常常保持皮肤清洁,并且擦干 。
淋浴或擦汗后,擦一些爽身粉、痱子粉、乳液,皮肤就会干燥 。不过,擦粉时不要擦得太厚 。
空调的普及,长痱子的宝宝比以前减少,不过汗腺的作用由3岁前的环境来决定 。夏天在冷气强的地方,流汗机会较少,长大以后汗腺就会不太发达,禁不起炎热,因此重要的是让宝宝适度在外面玩耍流汗 。
(2)汗疹
汗疹的形成是由于汗腺口受阻塞,而显得红肿 。乳儿流汗多的话,则经常会造成汗疹 。如果同时受到细菌感染的话,会造成化脓性汗疹 。
抓破痱子后细菌进入汗腺而化脓也可形成汗疹 。汗疹常长在头发中和臀部 。
为了预防汗疹,要剪短头发把头洗干净,也要帮宝宝剪指甲 。
汗疹出脓时,要用镊子夹前端或把膏药剪成1~3厘米的正方形贴一晚,第二天撕下来就会破皮流脓,然后涂上抗生素软膏 。
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十分有效 。不过,最重要的是预防 。为婴儿制造凉爽的环境、经常沐浴或擦身,以保持皮肤清洁 。
汗疹严重、发烧或淋巴结肿大时,需要接受医生的治疗 。
(3)尿布疹
受尿片覆盖的臀部容易红肿而发炎,称之为尿疹 。症状轻的只有肛门周围或臀部发红而已 。症状严重的,会形成红疹或水疱,甚至皮肤会剥落
溃疡 。宝宝感到疼痛难忍 。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一为受到尿布或尿兜、尿、便的影响而形成接触性皮炎 。另一种是宝宝
的粪便中的子囊菌感染,称为“子囊菌症” 。
以往人们认为尿疹的主要原因是,尿中的尿素受到大肠菌分解,所形成的氨所致(称为氨皮肤炎) 。后来则知道尚有其他的因素在内 。总而言之,是尿、粪便、汗与湿气溶于尿布中,持续的接触皮肤所致 。如果尿布缺乏通气性的话,更容易使病情恶化 。尤其是严重腹泻时,在粪便的刺激下,也会形成尿布疹,在此期间难以治愈 。
子囊菌所引起的病症与尿布疹有些不同 。一般尿布疹使用副肾皮质荷尔蒙即可却治愈 。若是使用此药治疗子囊菌症,却会使病情恶化 。
排泄物的刺激和尿布本身都会引起尿布疹,所以,要常清洗臀部,并且使臀部保持干燥 。
尿布潮湿,要立刻更换 。包纸尿布的时间不要太长 。换尿布时,用柔软的纱布或旧毛巾浸开水把屁股擦干净 。
若臀部只有发红的症状,擦爽身粉或乳液就可以了,严重时,一天要擦好几次没有刺激的软膏 。
此外,洗尿布用漂白剂或消毒剂时,要比平时的洗衣物花费加倍的时间来清洗 。柔软剂反而会刺激皮肤,最好不要用来洗宝宝的衣服 。
(4)皮肤念珠菌病
它和尿布疹很相似,却是由霉菌引起的,一般不会出现在健康皮肤上,而长于尿布疹等皮肤较脆弱的地方 。它和尿布疹的区别在于只有屁股表面长出红斑时是尿布疹,皱褶处发红的话就是念珠菌病 。
家长无法确定是否为尿布疹时,要到医院检查是否为念珠菌病,以便及时接受药物治疗 。
防治念珠菌病要保持干燥,因此换尿布后可以稍微让屁股通风晾干 。此外,洗好的尿布与其
用烘干机烘干,倒不如曝晒在太阳下更有杀菌的效果 。
(5)疱疹
疱疹是因痱子、蚊虫叮咬、湿疹等化脓而引起的,身体到处会长出水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