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鼠咬热

鼠咬热的病原体有两种 。一种为小螺菌,亦称鼠咬热螺旋体,其所致的疾病为螺菌热;另一种为念珠状链杆菌,其所致的疾病为链杆菌热 。小螺菌所致的鼠咬热潜伏期为1-4周,链杆菌所致的鼠咬热潜伏期为7-10天 。
【什么是鼠咬热】 鼠咬热因人被鼠咬伤而得病 。人被鼠咬伤后,并不会马上发病 。经过一段潜伏期后,原来被鼠咬伤已愈合的伤口又出现红肿和疼痛,或出现水疱、坏死和溃疡,同时局部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表现为寒战、高热,发热呈间歇性,体温可达39℃-40℃以上 。发热持续3-5天后热退,间隔1-2周后重复发热,发热时会出现各种形态的皮疹,伴有肌痛和关节疼痛 。如此反复发作多次,症状一次比一次轻,体内产生抗体后自愈 。

什么是鼠咬热

文章插图
鼠咬热虽然比较少见,但也应该注意预防,灭鼠为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本病一旦发生,治疗应首选青霉素 。一般情况下,只需肌肉注射青霉素一次,就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但对感染时间较长的患儿,有时需要连续注射6-7日才能痊愈 。对青霉素不敏感的患儿可以选用四环素或链霉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