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习惯可改变宝宝性格

所谓良好饮食习惯,是指饮食习惯能把平衡膳食的四条基本原则即食物多样化、均衡性、适量和个体化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到日常的饮食行为中去,并使这种饮食行为演变为自己的习惯 。

饮食习惯可改变宝宝性格

文章插图
英国斯旺西大学心理学教授本顿分析了50年来英国儿童的饮食习惯后发现,如果想使性格暴躁或过度活跃的儿童变乖,可以从改变其饮食习惯入手 。
对于性格暴躁的儿童,父母应多让他们吃鸡肉、羊肉及卷心菜、香蕉等蔬果,这有助于使其性格变好 。
本顿教授指出,食物并无好坏之分,但由于儿童是最容易受到食物影响的人群,因此会表现出各种特质行为 。一些案例表明,过多摄入糖分和乳制品,容易引起儿童亢奋 。因此,他建议性格暴躁的儿童要少吃鸡蛋、巧克力、葡萄、橙子等食物 。
研究还发现,儿童在食用鸡肉、羊肉、米饭、香蕉和苹果后,也有助于矫正其行为问题 。儿童过于亢奋,还可能与脂肪酸摄入过少有关,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富含脂肪酸的鱼 。
不良饮食习惯使儿童变迟钝
儿童生长发育快,尤其表现在大脑发育上,大脑支配儿童听、说、看、认知及其动手能力的功能区域在出生一年内就已大部分发育完成 。为了保持儿童头脑充满创造力,让孩子们越来越聪明,家长需学会如何帮助孩子保护好大脑,避免诸多生活和饮食上的坏习惯使大脑变迟钝 。因为国际上很多科学家对比研究发现,生活饮食不良习惯会使儿童大脑变得迟钝 。
【饮食习惯可改变宝宝性格】 在饮食习惯方面,首先是进食过饱会影响大脑发育 。
长期饱食使人体内大量血液长时间聚集在胃肠道,令脑部缺氧,出现记忆力、智力减退 。其次是轻视早餐 。不吃早餐会使机体和大脑得不到正常的血糖供给,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长此以往妨碍大脑发育 。据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儿童在课堂上的最佳思维普遍相对延长,而不吃早餐或早餐过于简单的儿童由于营养素密度较低,精力下降相对较快 。第三是吃过量甜食 。这是因为儿童脑部的发育离不开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甜食会损害胃口,降低食欲,从而减少了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难以确保儿童大脑快速发育的营养需求 。
在生活习惯方面,首先睡眠不足最妨碍大脑发育 。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如果儿童长期缺乏睡眠或睡眠质量太差,会加速脑细胞的损伤及死亡 。其次是家长过度呵护,导致孩子不习惯动脑思考 。大脑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只有多动脑,勤于思考,人才会变聪明 。第三是带病用脑 。家长不要让孩子在身体不适或患病时勉强坚持学习,因为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患病时人体无法保证大脑工作所需的氧气,此时学习不仅效率低还容易造成大脑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