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疾病

(1)口吃
3~4岁左右,进入小学时以及青春期最容易发生口吃的现象 。紧张时无法顺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
3~4岁左右的口吃大都是生理现象,不加以理会会自然痊愈 。如果严厉加以斥责,或勉强想予以矫正反而会使孩子十分在意自己的词句与发音,使口吃现象更为严重 。因此,幼儿期的口吃,妈妈应该采取毫不理会的态度,千万不可采取强迫手段加以矫正 。

心理的疾病

文章插图
有调查认为,宝宝的口吃与妈妈的性格似乎有关系 。有人把有口吃儿的妈妈与一般的妈妈加以比较,结果前者的妈妈较为神经质 。所以,对于口吃儿,妈妈的态度应从容,不可强硬 。
(2)牛奶厌恶症
①原因与症状:
ㄖ赣ざ?挥猩硖迳系牟∫颍?醇?搜岫衽D蹋?灰?门D痰那樾危?蟛糠质怯捎诠br>勉强所致 。
宝宝每天的哺乳量并非一定,很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暂时减少哺乳量 。如果因此而受到妈妈强迫,就容易引发此症 。尤其是情形一再反复,宝宝不仅会厌恶牛奶,甚至一看到牛奶就感到惊慌不已 。相反,由于宝宝不吸奶,更加让妈妈感到不安 。
于是在此种恶性循环之下,母子皆变得神经紧张,使得宝宝的牛奶厌恶症更为严重 。
②治疗:
瘟剖?旨虻ィ?灰?辉偾科群⒆映阅碳纯伞T谟ざ?枰庇枰圆溉椤?br>
即使是极端厌恶牛奶,只要2~3天不供给,宝宝也可能会索奶 。一般约1天即可恢复正常 。不过,大部分的妈妈却经常缺乏耐性,无法等到由宝宝自己索奶,如此一来,必然延长治愈时间 。所以,妈妈务必忍耐,即使2~3天完全不吃奶也无关紧要,只要充分地供给水分即可 。
出生后2~3个月,当妈妈想采用混合喂养时,有些宝宝却只吸母乳,而排斥牛奶 。这并不
窬?ⅲ怯捎谀溉橛肱D痰牟溉榉绞接胛兜阑ビ胁钜欤?Ρξ薹?⒖淌视λ?隆?br>
此时,如果完全停止母乳,宝宝即会吸取奶瓶中的牛奶,等宝宝4个月后可逐渐添加辅食,以饭代替牛奶 。
(3)心理性呕吐
一般在幼儿时期很容易出现呕吐,尤其是受到强制、精神上强烈不安时,即使身体没有异常
,也会发生呕吐 。厌恶上幼儿园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可能会呕吐 。
有些则可能会腹痛或头痛 。只要除去这些令其厌烦的事,即会自然痊愈 。
(4)神经性尿频
心理不安时,每隔5~10分钟就想排尿 。2~3岁的宝宝想吸引妈妈注意时,也会以此为手段,不过,这并非疾病 。只要让孩子增加游戏量,扩展游戏世界,自然不会因不安而尿频 。
有时候,严厉的教导排尿,也会发生此种现象 。
(5)遗尿、遗粪
夜间尿液失禁是由于排尿控制失调或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所致 。白天遗尿,可能是心理不安所引起 。
3岁以后,若有排便失禁(遗粪)的现象,原因大抵与遗尿相同 。只要找出致使孩子不安的原因,再将其除去即可 。
(6)夜惊症、夜游症
旅行途中或白天过度兴奋,往往会发生夜哭或不愿睡觉的情形 。情况严重,可能会突然惊醒而嚎啕大哭,这就是夜惊症 。
有时甚至会在半夜哭泣或起来行走,称之为夜游症 。患儿在第二天醒来时,却完全不记得昨夜之事 。起因可能是婴儿期的睡眠现象尚未致成熟所致 。不过,如果情况严重,或经常发生很可能是癫痫的发作,必须加以确定 。
以上的症状大都是与白天的兴奋或心理不安有关 。所以,最好能够调整白天的生活节奏,充分地游戏与运动,使生活更为充实 。
(7)儿童行为障碍
居于心理性的原因,而一再发生各种身体症状,总称为儿童行为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