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与知人固不易 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

成语沐猴而冠意思是猴子戴上帽子,装成人的样子 。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
沐猴有两个解释,一个为猕猴,猴的一种 。一个是洗过头的猴子,因为沐是洗头的意思 。整个成语的意思就是猴子把头发洗干净,又带上帽子 。我倾向于第二个解释,更形象,更显得滑稽可笑,虚有其表 。
典出《汉·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项王闻之,烹说者 。”

沐猴而冠与知人固不易 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秦灭亡后,韩生劝项羽在咸阳建都,项羽见宫室都已烧毁,残破没落,又怀念家乡,就想回江东 。项羽认为发家了不回家乡,不让人知道,就像穿着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一样 。可见项羽性情的浮躁和政治眼光的短见 。韩生对别人说:“人们都说楚人是戴着帽子的猴子,一点不假 。”项羽听说后就把韩生投入鼎镬煮死,又可见项羽的残忍野蛮 。
现在大家都知道人类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猴子是最接近人类的动物,能模仿人的很多动作,在人的训练下,也能学会骑自行车、走钢丝等一些高难度动作 。所以,猴子戴帽子就是猴子对人类的一个模仿,人类呢就说猴子戴帽子是想变成人,这就有点冤枉猴子了 。
现实当中我们也经常会犯这种错误,看到一个现象,并没有认清本质,而是以自己的思维去判断,从而影响人际关系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次颜回讨了点米回来就开始做饭,快熟的时候孔子看到颜回在吃锅里的米 。孔子就不高兴,颜回解释说:“那是锅里飘进了灰,我就把那点脏的吃了 。”孔子听完也发出了“知人固不易”的感叹 。
【沐猴而冠与知人固不易 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圣人尚且如此,况我们凡人乎?你的生活中有被误解的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