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 产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0年前的产检
很简单 , 连B超都没有做
【30年 产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0年 产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文章插图
这位“50后”的阿姨在网上称 , 她是82年生孩子的 , 怀孕初期呕吐时 , 去医院尿检后确认怀孕了 。医生询问了她是否有心脏病等慢性病以及家族遗传病史等 。然后就让她4个月的时候再来检查 。
“到4个月时 , 我去医院检查 , 医生仅听了听心跳和胎心 , 说一切正常 。让我到6个月时再去检查 。到了6个月我第三次去医院 , 医生检查了胎心、胎位 , 连B超都没有做 , 就说以后每一个月检查一次 , 到8个月时每半个月检查一次 。检查都很简单 , 量血压、听心跳、听胎心 , 整个检查15分钟结束 , 也没有做什么糖筛等检查 。
快到预产期前的一周 , 去检查时验了血型 , 依然听了胎心 , 一切正常就等着临产了 , 不几天就生下了6斤重的女儿 。”这位“50后”阿姨晒出自己当年的产检过程 , 对现在种类繁多的产检项目感到不可思议 。
南京市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徐友娣已经在妇产科工作了28年了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产检确实很简单 , 她是88年生的孩子 , B超什么的都没有 。徐友娣记得一直到她快临盆了 , 医院才有医生出去进修学习B超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 , 才逐渐开始增加产检项目 。
30年后的产检
很复杂 , B超是最基本的
82年出生的王女士在2月份刚刚生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她拿出了一叠在怀孕期间检查的单子 。血常规、尿检、B超、血压、胎心、腹围、宫高、糖筛……数了数大概有十几项 。王女士说 , 怀孕的时候 , 还不觉得产检复杂 , 现在回过头想想 , 当时跑医院检查的次数还真不少 。
王女士介绍 , 除了发现怀孕到医院进行确定之外 。第一次产检是在怀孕十二周的时候 , 医生详细询问了年龄、月经史、家族史和丈夫健康情况等 。还进行了抽血、尿常规 , 绒毛活检等项目 。第16周 , 王女士进行了糖筛 。从怀孕第20周开始 , 就要求在生产之前进行十次左右的检查 。检查的项目包括体重、血压、宫高、腹围、四肢浮肿情况、听胎心、血常规、尿常规、B超等 。
第36周的时候 , 王女士开始每周一次的胎心监护 。怀孕37周开始 , 检查频次也增加到每周一次 , 王女士开始为分娩做准备了 。
王女士告诉采访人员 , 这样的检查让她很放心 , 如果听到医生说没有问题 , 心情就会很好 。如果发现什么问题 , 医生也会根据情况给一些建议或者解决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