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来袭 如何帮助孩子赶走“瞌睡虫”



春困来袭 如何帮助孩子赶走“瞌睡虫”

文章插图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 , 而孩子们却似乎一天比一天犯困 , 不是早上赖床起不来 , 就是上课频频打瞌睡 , 小宝宝们白天的睡眠时间似乎也比往常要长一些……看来不止大人们成天喊春困 , 就连孩子们也中了春困的“毒”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春困呢?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孩子春困呢?
  孩子“春困”是正常现象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春困呢?实际上 , “春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 也是人体对季节变化的一种生理调节过程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 , 人的血液循环加快 , 耗氧量大 , 自然会出现大脑供养不足而精神不振的春困现象 。尤其是身体肥胖的孩子春困更明显 , 这是因为肥胖的人群平时脑供血就比正常人差 。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 脾虚内湿是春困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 , 阳气会向外疏散 , 流向四肢 , 但是空气中较大的湿气 , 很容易阻隔阳气的疏散 , 因此人的四肢得不到足够的阳气 , 就会出现疲乏、全身困倦的症状 。同时 , 湿气进入人体后湿困脾胃 , 使血气运行不畅 , 经脉不通于是导致人体感到疲乏、嗜睡 。
  虽说春困是正常现象 , 但是就如同段子所说的“春困秋乏夏无力 , 冬日正好眠” , 有些孩子可能一年四季都容易犯困 , 这个时候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睡眠不足 。
  赶走春困不能靠睡 身体调节更重要
  按说春天是孩子长高的季节 , 孩子多睡觉又有助于长身体 , 那么是不是就任由孩子在大白天打瞌睡呢?事实上 , 春天一困就睡看似缓解了暂时的不适 , 却对健康很不利 。睡的时间太长会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流量 , 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度 , 可能越睡越不醒 , 反而更疲惫 。要解决春困这个难题 , 还得从孩子的身体调节做起 , 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调节作息时间 , 早睡早起最有益
  春天让宝宝多睡觉确实有利于长身体 , 但是这个睡觉的时间也有讲究 , 大白天一阵阵的打盹并不能帮助孩子长身体 。要想孩子白天不犯困 , 关键还是要晚上睡得多 , 而早睡早起右臂晚睡晚起来得更科学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 , 一般晚上9点至9点半入睡最好 , 睡得太晚反而容易兴奋睡不着 , 第二天就更容易犯困 , 如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
  此外 , 中午可以有一小时左右的午睡时间 , 注意不要让孩子睡得太久 , 以免影响晚上入睡的时间 。
  2、加强户外运动 , 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按照中医理论 , “脾虚内湿”是孩子春困的原因 , 而加强身体活动 , 尤其是户外运动有利于把体内的湿气排解出来 , 有利于赶走疲倦 。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在户外活动一段时间 , 到了周末的时候可以一同到郊外春游踏青 , 不仅可以使宝宝感觉到放松后的轻松愉快 , 而且还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 对于“春困”有极佳的缓解作用 。
  3、进行饮食调节 , 营养充足不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