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为何不加白芍

1.补中益气丸是怎样起补气作用的?效果好吗?

补中益气丸为何不加白芍

文章插图
那什么是中气下陷呢?这是一个中医术语 , 中医认为人的胸中有“中气” , 支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 , 如果你的营养不足了 , 导致气虚 , 那么这个中气就会向下走 , 这样的人常常会感觉到自己没有力气 , 说话提不上来气 , 不爱说话 , 脸色苍白 , 头晕 , 本来食物在胃肠内 , 在中气的固持下 , 可以慢慢地走完消化的过程 , 结果现在固持不住了 , 很快就泻了出去 , 结果就泻肚子 , 有的人还脱肛 , 还有的人一体检 , 就检出西医说的胃下垂 , 女同志有的是子宫下垂等等 , 对于这个 , 中医认为是脾肺气虚 , 因为在五行的归属里 , 脾属土 , 肺属金 , 土生金 , 因此这个病的根本在脾胃 , 因为脾胃的功能降低 , 吸收不好 , 结果导致肺气也不足了 。
补中益气汤这个方子是李东垣用了很大的心思琢磨出来的 , 方子里面的人参不用说了 , 这是一味大补元气的药 , 然后是黄芪 , 这个黄芪可是味好药 , 生黄芪可以起到固表的作用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2636366 , 什么是固表呢?就是加强人体的外边的防御系统 , 有的朋友总是冒虚汗 , 风一吹就感冒 , 就可以用这个生黄芪来固表 , 同时加上白术和防风 , 叫玉屏风散 , 药店有卖的 。
如果把黄芪用蜜给炙了 , 则会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 , 因此黄芪在这个方子里面是最主要的药物 , 用量也最大 , 李东垣那个时候黄芪只用到了一钱 , 其余的药只用到几分 , 现在的医家黄芪都用到几十克 , 上百克的也有 , 效果还不错 。但是各位在买药的时候要知道 , 生黄芪和炙黄芪是分开的 , 你如果只写了一个简单的黄芪 , 大江南北各地药行的规矩不同 , 有的给你生的 , 有的给蜜炙的 。
根据我的经验 , 生黄芪使用的量可以大 , 但是蜜炙黄芪的量要严格遵守方剂的规定 , 因为蜜炙的很容易生热 。方子里的炙甘草也是补脾胃之气的 , 李东垣认为黄芪、人参、炙甘草是消除烦热的圣药 , 这个烦热就是由于中气不足产生的虚火 。方子里还有白术 , 这是燥湿 , 补脾经之气的 , 因为李东垣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脾 , 他说“脾气一虚 , 肺气先绝” , 所以方子里面也尤其照顾到了脾经 。
那么既然是要补气 , 为什么方子里面还加上了陈皮呢?原来 , 这个补气的药如果一下子下猛了 , 那么多的气同时补入人体 , 人体是受不了的 , 最大的感受就是气闷 , 胸闷 , 有点壅住了 , 这时稍微加上一点理气的陈皮 , 则没有这个毛病出现了 。在补气的同时 , 还要照顾到血 , 为什么呢?因为中医认为阴阳是互生的 , 气血也是互生的 , 气虚的同时 , 血也一定是虚的 , 而一下子补了这么多的气 , 一定要考虑将它们引导转化为血 , 所以加上了当归 , 这样就可以让气血的转化正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