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险 学会自救互救

人在旅途中一定要有防范危险的意识 。一是不要吃得过饱,因为一旦发生碰撞挤压,胃内容物将反流入气管,足以使人窒息而亡 。二是不要在旅途中憋尿,一旦腹部被撞击,极有可能发生膀胱破裂 。三是要固定好周边衣物架上的箱包,以防撞车发生时箱包坠落砸伤 。四是学会抱头护颈屈膝等保护性姿势,以防撞击瞬间产生的头颈部及内脏损伤 。

遇险 学会自救互救

文章插图
【遇险 学会自救互救】 颅骨骨折后脑脊液会经耳朵和鼻子流出,如果仰起头或堵住液体,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加重颅内损伤,回流液体也容易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 。
交通意外伤害中颈椎易受损伤,搬动患者时若抬颌容易导致颈髓横断,危及生命 。正确的做法是用双手扶住颈部,两侧相对制动,最大限度地避免颈髓横断导致的致命性二次损伤 。
突然拔出器物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大量出血,从而危及生命 。另外,在拔出锐器的瞬间大气很容易进入负压胸膜腔,造成气胸,引发纵隔摆动,挤压心脏而致其停跳 。正确的做法是先用手稳固住插入物,避免剧烈活动,等待救援 。
将脱出的肠子回塞很容易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还容易使肠子扭转,导致机械性肠梗阻 。正确的做法是将外露的肠子用碗盆等容器罩住,等待救援 。
在自救的过程中,要避免被砸部位的活动,防止骨折断端受到二次伤害 。可因地制宜,找两个小木棍之类的东西越过关节夹住骨折部位,再用绳或布条缠绕,以远端指趾不麻木为宜 。
伤者可以先确认出血点,用手指压迫血管上端,压闭血管,阻断血流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压迫时最好能触及动脉搏动处,并将血管压迫到附近的骨骼上,这样止血效果更佳 。
人们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一定要有安全意识,对于那些无照经营车辆、严重超载车辆、装有易燃易爆物的车辆、不设逃生窗的车辆均不要乘坐 。
应学会火灾现场自助逃生的简易方法 。一是捂住口鼻,就近逃离现场 。可用矿泉水浸湿手帕或用衣物遮住口鼻,同时屏住呼吸迅速就近、采取低姿向开启门窗侧出逃 。二是切忌大声喊叫,以避免有毒烟雾吸入,导致窒息 。三是不要奔跑 。当人冲出火海时如果衣服着火,奔跑等于加速了空气的流通,会使大火愈烧愈烈 。应当脱去燃烧的衣帽,如来不及可就地翻滚压灭身上的火焰 。如果看到他人身上着火,可用麻袋、毯子等把着火人的身体包裹起来,将火熄灭,或向着火的人身上浇水 。
雨中出行时要有忧患意识 。路上积水过膝、路面有急水漩涡、行进路线不明确、光线照明不清晰时切勿行进 。在户外遭遇雷雨天气时,一定要避开空旷的场地、建筑物顶部、水路交界处和林荫树下 。有雷电时也不要接打手机、骑摩托车、撑金属材质雨伞 。
遇有溺水者应积极进行心肺复苏救治,而不要使用传统的控水方法 。因为大多数溺水者仅仅是误吸了少量的水,而且水会快速吸收进入循环 。因此不要让溺水者头朝下,也不要用腹部按压法控水 。后者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还会出现误吸 。传统的拍背倒水法,也不能彻底排出水分,还可能使水更加深入,并因此延误了早期通气呼吸救治和胸外按压等心肺复苏措施的展开 。
遇有被雷电击中的人员时,首先要将其平移脱离险境,转移到能避开雷电的安全地域 。其次根据击伤程度迅速对症救治,同时呼叫救护人员 。通过一翻(翻眼皮观眼球不动)、二摸(触摸颈动脉搏动消失)、三呼(呼唤伤者无应答)、四观(观察胸廓无呼吸起伏)来判断患者是否心脏骤停 。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应立即以100次/分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亦可采取胸外按压心脏30次、进行两次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