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胰岛素以后要一直打吗

1.如果一旦打上胰岛素,是否终生都需要打胰岛素?

打了胰岛素以后要一直打吗

文章插图
根据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反应,胰岛素不能使用,使用后可能会上瘾 。那么情况真的是这样吗?首先,让我们不要急着下结论,先搞清楚什么是上瘾,上瘾是指当你长期服用一种药物时出现的依赖状态 。
一旦你离开该药物,就会引起一些不适 。比如恶心、呕吐、易怒等,也就是所说的戒断症状 。这些药物大多是兴奋剂 。
一般糖尿病人打完胰岛素后,并不会出现亢奋的状态,那些终生都需要打胰岛素”的患者,可能患有1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的绝对缺乏,他们的身体不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他们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因此,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1.5型糖尿病,只要本质上是1型糖尿病,就不确实能没有胰岛素而生存 。
对于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仍然存在 。如果你在早期使用胰岛素,在后期停止使用胰岛素,那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打胰岛素呢?根据美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患者应首先在生活方式方面进行干预(即饮食调节、适度运动),并在此基础上同时使用口服药物 。如果血糖在3个月内达不到标准(标准低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6.5%),则过渡到第二步:联合口服药物治疗 。
三个月后,血糖情况如果仍然不乐观的话,然后过渡到第三步: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以基础胰岛素治疗代替强化治疗 。
总之,糖尿病患者并不是服用了胰岛素,它们必须终身服用胰岛素,不要对胰岛素太过排斥,这是降低血糖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 。如果有其他药物不能控制血糖,只要寻找胰岛素 。血糖稳定时,你可以考虑停止或停止胰岛素 。
2.如果一旦打上胰岛素,终生都要打胰岛素吗?为什么呢?
其实,有人确诊糖尿病后一辈子都要打胰岛素,也有的人只需要打一阵子,具体时间长短、降糖方案的实施是因人而异的 。胰岛素的使用是根据个人的胰岛功能状况决定的,不是只要确诊糖尿病就必须使用,也不是一经使用就是一辈子 。
糖尿病是今天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就是高血糖 。而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共同发生而导致的 。因此,胰岛素治疗一直都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特别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并储存与脂肪中,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要对物质代谢进行调节,首先要和各组织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胰岛素受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表面,且不同细胞上数目差异很大,肝细胞上数目最多 。
什么样的病人得终生使用呢?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可以降血糖的激素 。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因为自身免疫受损,使得胰岛细胞被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所以只能终身依靠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因此,1型糖尿病也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该病好发于30岁以下的患者,可能的发病因素有遗传、免疫、氧化应激等 。
什么样的病不需要终生使用呢?
2型糖尿病在出现下述情况时,应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
发生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时 。应激状态时,如严重感染、外伤、手术、急性心肌梗塞等 。合并严重的心、脑、肝、肾、眼、神经的病变、肝硬化、下肢坏疽等 。糖尿病人,经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而得不到满意控制或治疗失效者 。糖尿病病程较长,胰岛素及c-肽释放曲线低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