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乙肝疫苗不起效的三大因素


导致乙肝疫苗不起效的三大因素

文章插图
1.疫苗因素研究发现,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疫苗,产生抗体的滴度与注射疫苗的剂量、种类等相关 。此外,与疫苗的保存也有关系,疫苗的最佳贮运温度为2摄氏度~10摄氏度 。一般而言,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一旦冻结,佐剂胶体完全被破坏,疫苗也随之失效 。有些人为图方便,一次性把三针免疫程序疫苗带回家中,但贮存方法不对,以致疫苗失效 。2.机体因素研究表明,排除检测试剂因素,一半以上无或弱免疫应答者本身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一般体检仅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若呈阴性便注射疫苗 。但是,研究表明,乙型肝炎患者中,HBsAg阴性的占5%~10%,这类患者对乙型肝炎疫苗是没有应答的 。如果检测乙肝两对半,提示抗-HBc阳性,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有必要使用敏感试剂复查,并且检测HBV DNA定量 。有些甚至要做肝组织活检,才能确定有无乙型肝炎病毒的现症感染 。人类对HBsAg的免疫反应与年龄、体重也有很大的关系 。疫苗接种后是否产生抗体,与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关系密切,所以患有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肾透析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都会降低机体对疫苗接种的抗体应答 。研究还表明,含某种基因的人,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较差 。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免疫效果,例如每天吸烟超过5支者,疫苗接种后抗-HBs应答率比不吸烟者低,嗜酒者亦然 。3.接种因素实验证明,接种部位以上臂三角肌最优,臂部其他部位的接种效果则较差,这是因为除上臂三角肌外,其他部位的脂肪较厚,疫苗接种后一般仅在脂肪层中缓慢进入血循环,从而影响了疫苗对体内免疫细胞的刺激 。在一定范围内,抗-HBs滴度随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加而提高 。经大量人群实验证明,目前使用的0、1、6个月的免疫程序效果最好,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方案0、1、2个月的免疫程序效果也不错,但最好在第12个月加强一针 。
【导致乙肝疫苗不起效的三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