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在推行新法接生前 , 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极高 , 目前 , 在许多地区新生儿破伤风已经消灭 , 但在农村的少数地区及边远地区和山区 , 由于在家分娩 , 还采用旧法接生 , 使新生儿破伤风仍有发生 。

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文章插图
破伤风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 , 在土壤中可以存活数年 , 接生时所使用的剪刀、敷料等用具必须煮沸1小时或在高压蒸汽中蒸5分钟才能消灭破伤风杆菌 , 因此 , 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剪刀、线绳结扎脐带或接生者的手未消毒 , 破伤风杆菌都会通过脐带侵入体内;如在已坏死的脐带上盖未消毒的棉花或包布 , 破伤风杆菌容易在坏死的脐带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 , 进入体内而发病 。破伤风外毒素传至脊髓及脑干 , 与神经组织结合引起全身肌肉痉挛 。
新生儿在感染破伤风杆菌后3-14天开始发病 , 以4-7天间发病最多 , 而潜伏期越短 , 病情越重 , 病死率越高 。首先出现的症状是牙关紧闭 , 母亲发现新生儿口不能张大 , 喂奶时不易塞进奶头 , 吸乳困难 , 以后逐渐发展到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 , 呈角弓反张状 , 一经刺激即可引起痉挛发作;引起呼吸肌痉挛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等;容易并发肺炎、脱水和败血症等 , 病死率极高 。
【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此病重在预防 , 尤其在农村 , 应大力宣传预防破伤风的知识 , 大力推广住院分娩或新法接生 , 接生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 作好脐带的消毒包扎 , 在急产或来不及消毒进行接产时 , 亦应将剪刀用火烧红冷却后断脐 , 结扎脐带的线可用碘酒浸泡后再用 , 将脐带残端多留数厘米 , 并尽快送孩子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等 , 进行进一步处理 , 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