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上音乐活动前要做哪些准备

1.开展幼儿园音乐活动应该包括哪些元素
挖掘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自然元素
在江苏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在开放的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课题的三年实践、探索中 , 我们以音乐教学为切入点 , 最大限度地挖掘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潜在教育价值 , 让幼儿在开放、多元的音乐活动过程中主动探索、创造 , 将五大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 , 组织活动的过程中 , 着眼于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 给幼儿以充分发挥的空间 , 通过开启幼儿想像创造的闸门 , 体现“音乐教育重在创造”的精髓 。
一、音乐活动素材的挖掘与创新:
1、节奏素材的挖掘与创作:
在生活中创作节奏: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思想 , 在引导幼儿倾听大自然、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音 , 发现各种声音的动与静、长与短、强弱等变化 , 结合语言使音乐生活化 。如观察、倾听厨房师傅剁菜的声音:
X - | X - |X X | X -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
剁 剁 剁骨 头 切白菜 切白 菜 切切切切切白 菜
在歌曲中创作节奏:在音乐作品中 , 许多音符和休止符组成了各种节奏形式 , 丰富了幼儿的节奏表象 , 也为他们的节奏创作打下了基础 。我们常常采用改变原有节奏创作新的节奏方法 , 让幼儿把八分音符变成附点音符唱唱、二拍子的歌改成三拍子的唱唱;创作节奏性为歌曲伴奏 , 帮助幼儿分析作品的情绪特征 , 创作相应的节奏型 , 部分幼儿演唱、部分幼儿拍打节奏为其伴奏 。
在游戏情境中创作节奏:我们经常在游戏中随机的进行节奏创作 , 如:玩开火车游戏 , 让幼儿创作歌中牌号的两小节、四小节、八小节的节奏谱 , 同时 , 在上火车后的坐座位时 , 三个座位可以坐3个人 , 小朋友编出了X X X|的节奏 , 其中一个人在中途下火车了 , 他们出乎我们意料的创作出了带休止符的X X
0 |和X
0 X
|、0 X X |;如果火车很拥挤 , 来了很多的人怎么坐呢?幼儿又想出了两人合坐一个位置的方法 , 创作出了| X X X X |、X X X X X|的节奏 。
2、旋律素材的探索与创编:
生活中见景即唱:在户外散步、小组活动中 , 鼓励小朋友看到什么唱什么 , 如:小猫咪、花朵、太阳等等 , 幼儿可以任意用两(或三)个唱出来 , 还鼓励他们将自己和同伴的名字用音唱出来 , 在随机的活动中孩子们玩的很有兴致 , 我们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拓展 。上课前的师生问好 , 每一次老师用不同的旋律唱出“小朋友好” , 幼儿则用不同的旋律唱出“老师您好” 。
改编歌词强化常规:平时通过欣赏不同性质的乐曲 , 让小朋友感受音乐的特点 , 在活动的组织时将一些生活常规用语也用唱歌的形式唱出来 , 1
1 2 -(坐坐好)、1
3 5 i(快快站直)、I
5 3
1(轻轻坐下);在集体音乐活动的生活等环节中 , 教师运用新授歌曲的旋律随机改编歌词变成歌唱式的表扬(例:集体活动前 , 编成对某一小朋友行为唱出来(《大苹果》歌词 , 改变:大家看看周心怡 , 身体做得多端正 , 眼看老师仔细听 , 我们为她鼓鼓掌 。) 。幼儿在谈音乐的感受时 , 用或抒情或跳跃、或坚定的旋律来回答 , 平时和幼儿常玩“唱唱X X X ”的游戏 , 让幼儿根据命题唱一句话 , 如唱同伴、夸奖同伴、唱幼儿园等等 , 在即兴的创作中 , 幼儿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 可以随心所欲自由的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