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皮肤瘙痒莫轻视


在怀胎十月的过程中,随着胎儿一天天长大,准妈妈也有一系列的身体变化:肚子隆起、动作迟缓、手脚肿胀、肚皮发痒……面对这些变化,沉浸在将为人母喜悦中的准妈妈们都能坦然接受 。但专家指出,虽然以上现象大多属于正常,但有些孕妇的皮肤瘙痒却是由于疾病造成的,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
妊娠皮肤的生理变化
妊娠不但改变了女性的体态,也改变了女性的皮肤 。孕妇在怀孕期间皮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的变得红润有光泽;有的则变得黑暗、粗糙;还有的变得油腻、多汗 。总之,皮肤的变化反映出新陈代谢的旺盛程度 。
1.皮肤多汗 。因为孕期肾上腺机能和甲状腺机能都相对亢进,新陈代谢加快,皮肤往往较为湿润 。此时,孕妇应多饮水,适当活动,控制体重的增长,并注意皮肤清洁,可根据个人皮肤变化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护肤用品 。
2.色素沉着 。大多数女性在怀孕期间,都会发现自己的肤色变得较深,特别是在乳头、乳晕、小腹部正中线及外生殖器等部位 。另外,超过50%的女性在怀孕后期,脸部会出现棕黑色面具般的色素沉淀,这就是孕斑,而原本就已存在的痣与雀斑,在怀孕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明显 。不过这些色素沉淀的现象,通常在胎儿出生之后,就会逐渐地淡化 。
准妈妈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外出时要戴帽子或撑遮阳伞、搽些防晒霜,回到室内再将其洗净,因为防晒护肤品中的防紫外线成分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孕妇应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生活 。
3.妊娠纹 。
高达90%的初孕妇女会在怀孕后期,于腹部、大腿内侧或臀部,出现粉红至暗红色的萎缩性条纹 。如果平日经常进行腹部肌肉锻炼,腹肌的弹性良好,也可能无妊娠纹 。妊娠纹一旦出现就不会消退,只是初产妇在分娩之后,妊娠纹由紫红色转变成白色,有时甚至会发痒,等到产后才会变得不太明显,但却不会完全消失 。妊娠纹的产生因人而异,因此平时身材比较苗条的准妈妈,应该提前预防,不要让体重增加过快 。
辨“痒”施治安度孕期
1、多型性妊娠症 。症状是出现类似荨麻疹或不规则的丘疹,多发生在肚皮周围,再往大腿、手脚等其他部位扩散,感觉很痒,通常到生产后一周,症状会逐渐消失 。最常发生在第一胎,第二胎以后发生几率比较少,多胞胎或孕期体重增加快速的准妈妈也较容易发生 。发生原因可能因妈妈对胎儿的免疫反应所导致 。除了影响准妈妈生活之外,由于这类皮肤疾病多属良性,对胎儿和妈妈本身的健康并不会造成影响 。
2、妊娠瘙痒症 。即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表现为在妊娠中、晚期出现瘙痒,或瘙痒与黄疸同时共存 。特别在胸部、腹部、下肢更为敏感,严重的还会出现皮疹———红色的丘疹 。因为胆汁淤积,使得胎盘的绒毛间隙变窄,影响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物质交换和氧的供应,造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出生体重低于同孕龄的新生儿体重,早产、死胎、死产,使围产儿死亡率增加 。
该疾病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十分重要 。如果发生了肝内胆汁淤积症,绝不能泰然处之,必须及时就医 。当然,分娩之后皮疹和肝内胆汁淤积症就会自然消退,但是再次妊娠时,重复发生的机会仍然较高 。
孕妇应尽量穿纯棉内衣,化纤衣物会刺激皮肤,导致症状加重 。同时应注意皮肤的清洁,不用碱性浴皂,切勿抓破皮肤,以防止继发感染 。
3、妊娠痒疹 。多于妊娠3~4个月发生,为全身散状丘疹,伴剧痒,夜间尤甚 。搔抓后常有表皮剥脱及血痂等继发性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