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步阶段 妈妈们要注意这些哦

  爸爸妈妈们都知道宝宝在出生10个月以后,一般都会有尝试走路的强烈愿望,这是宝宝学走路的黄金时间呢,爸爸妈妈们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时期,帮助宝宝顺利学会走路哦 。

宝宝学步阶段 妈妈们要注意这些哦

文章插图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在10个月到1岁半左右开始学走路都属于正常的,每个宝宝学步时间的早晚有个体差异 。因此,不必过于纠结孩子到底从多大开始学步哦 。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宝宝学步的五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爸妈要注意的事情 。
  1.第一阶段(十至十一个月)
  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宝宝能扶着东西站立很稳时,就可以开始尝试走路了 。这时候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多鼓励宝宝哦,给宝宝备上合适的鞋袜,宝宝的每一小步都是次大大的进步呢 。
  2.第二阶段(十二个月)
  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爸爸妈妈们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力量,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 。当然,此时对宝宝来说身体的能量消耗是巨大的,所以在饮食上宝宝的营养也要跟上呢 。
  3.第三阶段(十二个月以上)
  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要让宝宝学习不扶东西也能走2、3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相信不少爸妈会喜欢扶着宝宝的腋下带着宝宝走,其实这样不但不利于宝宝发育,爸爸妈妈们也会腰酸背痛哦,入手一款实用的学步推车就可以了哦 。
  4.第四阶段(十三个月左右)
  此时除了继续训练腿部的力量,以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性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 。所以这时爸爸妈妈们记得要常带宝宝外出哦,以让宝宝更快更好的接受和适应不同的地面呢 。
宝宝学步阶段 妈妈们要注意这些哦

文章插图
  5.第五个阶段(十三至十五个月)
  如果宝宝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他的好奇心,使其正常独立行走 。
一定别忘了多鼓励宝宝以及安全的防护哦 。
  宝宝学走路还要注意下面这两点
  注意姿势
  在学走路的时候,由于下肢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容易出现不正确的走路姿势,但大多数都属于正常现象 。随着宝宝逐渐成长,大多会慢慢自行调整,恢复正常的走路姿势 。
  偏内八字的姿势可说最为常见 。除此之外,有些宝宝也可能出现脚板重心偏内而出现脚丫外侧翘起的现象 。这是由于宝宝的筋很柔软,而且还不会完全控制脚板的肌肉,所以会在脚板内侧发力,造成外侧有些翘起,对此父母不需要过于担心 。
  在宝宝刚出生时,小腿多会向内弯 。另外,在人体发育初期,大腿骨会偏向内旋,导致宝宝两腿与膝关节向外远离,形成O型腿,也就是医学上所谓的“膝内翻” 。在开始学站或学走路时,宝宝O型腿的情形会更加明显,但随后便渐渐好转,会自行调整回来,在1岁半以前几乎都会恢复正常 。
治疗
宝宝学步阶段 妈妈们要注意这些哦

文章插图
  有些宝宝学走路时经常跌倒,让父母十分担心 。事实上,这是由于宝宝的平衡感及肌肉运动协调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容易出现重心不稳,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请在平时多多观察,只要宝宝跌倒的情形在逐渐改善,或是跌倒次数日益减少,那就表示宝宝一直在进步,也就不用太过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