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杀精?事实并非如此


流言: 俺们房间对面墙上装着无线宽带路由器,大家都用那个上网,信号挺足,也很方便,这个信号源跟我们这么近,辐射会不小吧,而且常年开着,有一些小担心 。
真相:提起辐射、辐射安全,首先要区分是哪一种辐射 。核辐射、紫外线辐射、手机辐射、高压线的辐射都有所不同,对健康的影响差别也很大 。
整体认识:微弱的射频信号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具体到这则流言,首先,wifi无线上网使用的电磁波波段一般是2.4GHz到5GHz,和手机使用的射频电磁波波段比较接近(比手机使用的频率稍微高一些),属于非电离性辐射,主要是对人体组织的加热作用可能影响健康,需要比较大的强度才会造成伤害 。
在过去的几十年,研究人员对这一波段的电磁辐射与某些疾病发病率的关系进行过很多研究,其中也不乏认为会产生影响的结果,但是这些研究大都只是猜想或者很微弱的联系,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也没有上升到令人担忧的程度 。比如最近报道的《阿根廷研究称笔记本WiFi会降低男性精子活力》,论文认为可能存在热效应以外的其他效应降低了男性精子活力,但是这项实验中只是将体外的精液连续接受辐射4个小时,与体内精子接受wifi辐射的实际境况有所不同;实验中移动率下降,DNA片段化增多的那部分精子是否会对整个精子群体有明显影响也有待确定;此外实验样本只有20几个,重复试验也未进行;对照组的设置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
因此简单推论到人体,说笔记本wifi会降低男性精子活力,还为时过早,需要更多的研究验证 。科学界对于日常生活中这一类辐射的基本看法仍然是:“目前没有可信的证据可以证明微弱的射频信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
其次要说明的是,无线上网的辐射大小主要取决于信号的功率,和无线路由器的带宽没有必然联系 。带宽相当于你在同样的时间内表达的信息量大小,功率相当于你说话的时候的声音大小 。通信的带宽取决于很多因素,带宽大不意味着辐射一定大,比如第一代手机大哥大的辐射比现在的手机大很多,可是带宽却很小,只能传输声音信号,连短信功能有没有;最新的手机可以传输各种多媒体信息,产生的辐射反而在减小 。
实际测量:远小于安全上限
如今城市中无线上网服务的覆盖率越来越高,到处都可以见到wifi接入点,那么这些无线网络接入点产生的辐射到底有多大呢?
2007年香港电讯管理局曾经测量了市内餐厅,便利店,图书馆,住宅,办公室等各类地点62个wifi无线路由器周围的辐射强度,发现测量值只有国际非电离性辐射委员会的安全上限0.03%到0.3%,而且这些辐射值都是在很靠近无线路由器的位置测量的,大多数情况下从路由器接收到的辐射还会比这些值低很多 。因为香港人口稠密,面积狭小,无线上网又很普及、wifi站点很密集,其他城市的辐射情况应该会更低,不大可能高于香港 。
加上不同城市使用的无线上网设备也基本没什么差异,所以这个测量结果还是具有普遍性的 。英国健康保护局曾估计,即使一个离身体有一段距离的无线路由器常年开着,它1年所产生辐射大概也只相当于打几十分钟手机的辐射量 。
当然以上只是考虑无线路由器一端的辐射,如果你经常使用无线上网,还要考虑一下笔记本电脑一端的辐射 。无线路由器天线直挺挺的立在外面,非常显眼,难免让有辐射恐惧症的mm看后浮想联翩,心生疑云 。但事实上,对于wifi使用者来说,无线上网辐射的主要来源并不是那些外表看起来“很专业很辐射”的路由器,而是在上网的时候自己手上的笔记本电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