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古人吃巧果( 二 )


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
瓜果: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 。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 。
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
4.七夕古人通常吃什么
七夕节古人都吃什么呢?
如今人们过西方情人节或中国七夕节,经常要赠送巧克力,代表着爱情甜蜜蜜,也逐渐成为七夕时节的应景食物,那么在古代,人们七夕都吃些什么呢,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古代七夕美食,古代七夕吃什么 。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
五子
七夕“拜织女”是古代少女、少妇们的大事 。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礼拜默默祷告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们宵夜的食物 。
花瓜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 。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
江米条
老南京人过七夕还有个独特的风俗:吃江米条 。江米条是一道汉族小吃,用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后在焖锅里蒸出来,放在石臼里用棒子捶,再秆成圆形,晒干用油煎出来,最后蘸梅花、松花、芝麻、豆沙等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 。
其他七夕食俗
在民间,一般以巧果及花瓜作为最普通的七夕食品 。而在历史上各朝代还另有不同的食俗 。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 。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 。
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 。据说有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其神奇的药丸就是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的,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 。
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 。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了 。
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 。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食用 。
5.端午节吃巧果的习俗
很多地方都有吃巧果的一些习惯的,但是在绍兴这边吃的人会更多,因为这边是盛行要去祭拜小麦丰收的季节的,所以吃巧果就是这样的一个风俗流传下来的一个见证 。端午吃巧果不光是为了纪念,要传承优良的中国文化 。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用户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有的地方会在端午节这一天涂抹雄黄酒,雄黄是一种能够祛除百毒的药材,以雄黄泡酒,然后涂抹在孩子的手上,脚上,脑袋以及脖子,耳朵等地方,就可以防止各种毒虫靠近了,据说毒虫听了这种味道就会逃之夭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