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熊和石头人教案反思


大班音乐熊和石头人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音乐熊和石头人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根据歌词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和游戏,在歌曲的表演与游戏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表演与游戏的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熊和石头人教案吧 。
设计意图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它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往往通过声音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直接、生动、形象地表现某种事物、情感和思想,然而又凝聚着深刻的、微妙的、难以言表的概括与抽象 。同时,音乐又是一门知识性、技术性很强的艺术,音乐的创作与表现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巧,音乐作品的欣赏则同样要有一定的常识和感知能力 。
可以说,音乐是一门很“难”的艺术 。那么,怎样在“难”的音乐和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呢?那就是游戏 。所以设计了此活动《熊和石头人》 。探索音乐活动游戏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音乐游戏之美,在于它不只是音乐技能的摹仿,它是游戏活动中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对歌词、动作孩子味十足的创编,更能活化幼儿的创造细胞,开启智慧之门 。
活动目标:
1、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根据歌词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和游戏 。
2、在歌曲的表演与游戏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表演与游戏的快乐 。
3、学玩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 。在学习歌曲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
4、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舞曲音乐即兴舞蹈,并在"熊"出现时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动 。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大熊头饰、已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 。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并熟练歌曲的演唱 。
1.T:“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的图谱,我们一起看一看,你知道是哪一首歌曲吗?”
(评析:以图谱帮助幼儿回忆歌曲,这样的呈现方式显得很自然,这样的逐步唤醒法也比较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
2.复习演唱歌曲 。
3.老师也来唱一唱,鼓励幼儿听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结合图谱提问)
T:“哪一句最特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半句和后半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唱?”
前半句:告诉大家大熊来了;后半句:赶紧轻轻地隐蔽,别让大熊发现 。
5.幼儿集体演唱歌曲,要求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最后一句 。
(评析:
这一环节里包含了听辨强弱和表现强弱的学习点,结合歌曲情节进行的先听辨后学唱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理解了“怎么样?”“为什么?”两个问题,使之后的学唱变得轻松 。)
二、自由探索表演,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
1.T:“这首歌曲真好听,如果加上动作表演一定更美,我们可以为歌曲配上哪些好看的大作呢?”(鼓励幼儿找个好朋友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
2.鼓励幼儿三两分组,讨论歌曲的表演,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
3.请个别幼儿尝试表演 。(关注动作的节奏和美感,并鼓励相互学习 。)
(评析:仔细分析歌曲我们会发现,歌曲内容非常简单,在动作表演上基本没有什么难度,鼓励幼儿“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使这一环节的学习变得自主,同时,也为表演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