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呕吐的偏方有哪些

1.简述呕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呕吐的偏方有哪些

文章插图
(1) 禁食、禁饮水4~6小时,以防误入气管 。呕吐停止后逐渐进食 。
(2) 昏迷病人头侧位,及时擦净口腔内呕吐物,禁止用毛巾堵住鼻、口腔 。警惕呕吐物呛入气管 。
(3)
一般呕吐可给予镇静药、止吐药治疗,如安定、胃复安、阿托品、吗丁啉等 。
(4) 剧烈呕吐者尽快送医院检查处理 。
推拿疗法
推揉脾经100~300次(约3分钟),健脾和胃 。推板门穴10
0~300次(约3分钟),降逆止吐 。按揉外劳宫穴100~300次(约3分钟),温阳散寒止吐 。直推天柱穴100~500次(约5分钟),降逆止呕 。摩腹100~300次(约3分钟),消食和胃,降逆止呕 。
针灸治疗
外邪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公孙,用泻法,祛邪解表,和胃降逆 。
饮食停滞型:常用内关、公孙、足三里、天枢、下脘,用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
肝气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阳陵泉、太冲,用泻法,疏肝和胃降逆 。
脾胃虚寒型:常用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补法加灸,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
脾胃阴虚型:常用中脘、内关、阴陵泉、胃俞,用补法,滋阴养胃,降逆止呕 。
【治疗呕吐的偏方有哪些】脾胃实热型:常用内关、中脘、公孙、天枢、支沟、下脘,用泻法,清热导滞,和胃止呕 。
惊恐气逆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太冲、神门、阳陵泉,用泻法,清肝安神,降逆止呕 。
2.呕吐有哪些治疗方法?
1.敷贴法
(1)酒炒白芍9克,胡椒1.5克,葱白60克,将白芍、胡椒共为末,葱白与上药共捣成膏,贴心窝(剑突下),每日1次 。适用于风寒犯胃或脾胃阳虚型 。
(2)鲜地龙数条,捣烂敷两足心,用布包扎 。适用于暑湿,暑热犯胃型 。
(3)用蓖麻仁30克,捣烂敷两足心 。适用于呕吐不止者 。
(4)用鸡蛋清调绿豆粉敷足心 。适用于暑湿犯胃、暑热犯胃或胃阴不足型 。
(5)白矾研细末加面粉适量,用醋或水调成膏状,敷足心1小时 。适用于暑热犯胃,或饮食停滞型 。
(6)吴茱英研细末,用醋或水调成膏状,敷于足心 。适用于风寒犯胃,或脾胃阳虚型 。
(7)田螺数个去壳,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脐下石门穴1小时 。适用于暑湿、暑热或秽浊犯胃型 。
(8)止吐糊:
胡椒10克,绿茶3克,酒曲2克,葱白20克,捣为糊状,分摊于直径3厘米的圆形塑料布或油纸上,敷贴于中院、擅中、期门(双)穴处,以胶布固定,每次敷贴6-12小时,每日1次 。适用于肝气犯胃之呕吐 。
2.敷脐法
伤湿膏1贴,于乘车前贴脐部 。适用于乘车晕动之呕吐 。
3.塞鼻法
取伏龙肝为末,水调成柱形,塞入两鼻孔 。适用于闻药气即呕吐的患者 。
4.涂擦法
生姜3片,乌梅(去核)3个,开水浸泡,待药软后,用纱布蘸药液频频擦舌,1日5-6次 。适用于脾胃虚弱呕吐 。
5.推擦法
(1)生姜汁适量,先用拇、食指推揉内关、足三里各5分钟,然后蘸取姜汁轻轻揉背心1分钟 。适用于各种呕吐 。
(2)取生姜(打碎)30克,大葱2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待温,用食指蘸取药液在患者的食指正面向下推擦12次 。适用于小儿风寒犯胃或伤食呕吐 。
3.治疗呕吐患者的方法有什么?
【食疗菜谱】
枇杷芦根汤
[原料]新鲜枇杷30克,鲜芦根30克,淡竹茹20克 。
[操作]加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3~5天 。适用于胃热呕逆 。
竹茹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