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家有琴童

keynes2000 原帖:(写于11/2/2002 11:26:05 AM)
文章的题目为《家有琴童》,但是妈妈在电脑上敲打这些文字的时候,家里只是有一个拥有钢琴的儿童,而不是一个会弹琴的儿童,甚至还没有给这个儿童正正式式请个老师开始学琴,但是关于学琴的故事早已经开始了 。
这个即将要学琴的儿童就是我家美美 。
学琴的理由
关于学琴的理由,妈妈的理由要比美美的主观意愿多得多 。
爸爸所在的部门,同事们都是养女儿的,而且养的女儿个个出色 。爸爸总结为——部门的风水好,但是妈妈取经后得到的结论是,他们的女儿个个都是学琴的,虽然没有一个在艺术方面发展,但是学琴的功底衍生出的诸多优点在这些已经十七、八岁的少女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眼见了身边的实例,妈妈也通过各种渠道搜索了一堆理论依据:“首先,钢琴的练习和演奏都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听觉的专注、敏感,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积极活动,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 。在这生动的动态系统中持久的锻炼,必然对人的生理、心理和思维的健康成长产生有益的影响 。其次,演奏钢琴需要相对熟练的技术、技巧,需要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的训练 。
这种训练需要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气 。所以,钢琴学习对于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品质,以及踏实、严谨、科学的作风,都有良好的作用 。
“学习钢琴,就如同进了音乐学校一样 。而且,这还是一所完整的音乐学校 。因为在这里学到的,将不是单一的、某一侧面的音乐知识;而是要学到构成音乐艺术的所有最主要的基本原素,理解音乐思维所应用的词汇、语言和语法 。这里有旋律知识、和声知识、复调知识、曲体知识和音乐史等知识,还有音乐形象、音乐内容、音乐意境和音乐风格等音乐美学知识;也有这所有的方方面面如何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知识 。
实际上,在钢琴学习中学到的,将不只是钢琴,而是全面提高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思维力 。
总之,学琴的种种好处坚定了妈妈的信念:女孩子是一定要学琴的,而妈妈对美美学琴的期望就是长大后美美一举手一投足,十足一个淑女 。
就美美的主观意愿来讲,目前对学钢琴是充满了憧憬的 。美美有一个玩具小钢琴,虽然是一个历经两代人的旧玩具,居然音色、音准都还不错,美美常常饶有兴趣地弹弄这架小钢琴,沉浸在自己是一个淑女或者公主的幻想中 。
美美4岁了,学琴的计划日渐提上了议事日程 。
于是妈妈就象祥林嫂一样,遇见一个琴童家长就探听虚实:“你家孩子爱学琴吗?每天练琴自己愿意吗?你们打孩子的手吗?”得到的答案有一个共同点:小孩子一定是不喜欢练琴的 。
于是一个个大问号在妈妈心中升腾:如果孩子是被逼着学琴的,那音乐对她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这不是违背了妈妈想让美美学琴的初衷了么?但是小孩子的天性是贪玩的,如何让她明白学习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如何引导美美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呢?
有一天,妈妈带美美去少年宫玩,看见各种培训班人丁兴旺 。于是想先给美美报个什么班,让她感受一下学习的气氛,明白她的人生不仅仅只有“玩”这一件事 。妈妈将这个想法告诉美美,美美激动地恨不能拖着妈妈的手就近直接坐到随便哪个教室里去 。妈妈告诉美美,我们先去看看小朋友上课的情形,然后再做决定上什么班,英语班、故事班、书法班、美术班、手工班、公文班……于是美美非常认真地在一个个培训教室外巡视、比较,最后美美非常严肃地告诉妈妈,她一个班都不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