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宝宝喂药,这6个错误千万不要犯!

宝宝生病时,有时候难免需要吃药,而给宝宝喂药便成为麻麻们既着急又头痛的问题,宝宝不配合吃药,宝妈们该怎么办呢?
每次喂药时,要么不张嘴,要么就吐药,真是操不完心!
为了让宝宝顺利吃药,麻麻们会使出浑身解数,想尽一切办法,让宝宝配合吃药,然而有些喂药方法却是错误的,非但对孩子没有好处,还可能会造成伤害 。
一、给孩子喂药时父母最常犯的6种错误
1.捏住鼻子强行喂药
经常听到身边的妈妈说:“我怎么说宝宝都不肯把嘴巴张开,我只好捏住鼻子灌药 。”其实这个方法是错误的,也最要命!
家长捏住宝宝鼻子强行喂药的时候,宝宝各种哭闹挣扎,这样药物就很容易呛入呼吸道,有可能会引起窒息 。而且这种粗暴的喂药方式,也会使孩子越来越抗拒吃药 。

家长给宝宝喂药,这6个错误千万不要犯!

文章插图
2.喂药时采用什么姿势都可以
在喂药时,妈妈应采取坐姿,尽量抱着宝宝或者让他坐着时候喂药,平躺着喂药容易呛到气管里,造成宝宝呛咳或窒息,还容易让药物滞留在食管里,影响治疗效果 。
3.无论什么药物都用开水冲泡
还有些麻麻们,无论给宝宝喂哪种药,都非常喜欢用开水冲泡,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有些粉剂、颗粒剂的儿童药物,药效不会受到冲泡的水温的影响,但有些药物遇到较高的温度时,容易会发生变化影响药效,如抗生素类、益生菌类等药物,都需要用凉水或者温水冲泡的 。
4.擅自增减药量
吃药的药量和效果直接成正比关系,儿科医生计算宝宝药量时,通常都是按照体重来核算 。家长不要擅自增减,这样可能导致药量不足造成病情得不到控制,以及药量过量对宝宝产生副作用 。建议家长可以给宝宝购买专门的喂药器,这种带有刻度的小勺会使宝宝药量的准确性更有保障 。
家长给宝宝喂药,这6个错误千万不要犯!

文章插图
5.把药混在母乳/牛奶/果汁/蜂蜜中或者包裹在其他食物中喂
有的家长觉得给宝宝喂药太困难了,采取了机智的方式,比如把药物磨碎,放进牛奶、果汁中,这种做法看似美好,但其实也是错误的 。
①食物与药物混合影响效用
食物成分和药物成分可能发生作用,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
②一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
如保护消化道黏膜的药物、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抑制胃酸的药物、驱虫药等,如果与食物一起服用通常就无法达到良好药效 。
③特殊药物剂型不适合掰开、碾碎
如缓释片、肠溶胶囊、肠溶片,并不适合掰开、碾碎,不但会影响药效,而且可能增加药物毒性反应 。
④将药物混在母乳/牛奶中影响严重
除了可能影响药效,同时孩子可能因为抗拒药物的苦涩,从此抗拒母乳/牛奶,实在得不偿失了;
⑤1岁以内宝宝要避免食用蜂蜜
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梭状杆菌芽孢,1岁以内婴儿要避免食用蜂蜜(甚至含有蜂蜜的食品) 。
6.自行诊疗喂药
有的家长觉得以前去看病时候,每次医生看的药物都差不多,所以就自己当起了医生,自行诊疗,自行喂药 。要知道病情的变化多端,要是你猜错了,延误病情怎么办?还是不要涂省事,把宝贝当试验品,该看医生时候要看医生 。
家长给宝宝喂药,这6个错误千万不要犯!

文章插图
二、儿童药物正确使用原则
粑粑麻麻们要养成阅读说明书的习惯,遵儿科医生医嘱,用药前要明确药物种类、特殊注意事项、是否在保质期内等,用法用量要精准,给孩子喂药前要洗干净双手并擦干,这样更能保证孩子的用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