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差的补救方法有那些 数学成绩差怎么补救

孩子进入初一后,数学成绩差必然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学习畏难情绪,就会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结果造成课堂上听课专注力越来越差,思想容易开小差,很多新知识点不能掌握,时间长了便会跟不上学习进度 。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初一数学学习吃力时,不能及时给孩子帮助,便会让孩子逐渐产生逃避思想,转而在其他学科上过多分配时间 。这样一来,就使孩子的数学学习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补救工作呢?
正好我的孩子当年在初一时也遇到类似情形,在我的帮助之下,用一年半的时间,最终让孩子在数学学习方面有了全新的突破,我把具体做法分享给家长朋友们,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

数学差的补救方法有那些 数学成绩差怎么补救

文章插图
一、初一孩子数学成绩之所以差,家长要从这几个原因着手去分析 。
1、孩子受青春期身心发育的影响,听课专注力明显下降,课堂学习效率较低 。
孩子进入初一后,恰好处于青春期生理快速发育的阶段,很多家长包括老师在内,可能并不知道生理发育对孩子听课的影响,只是发现孩子听课时精力不集中,有时会发呆走神 。当孩子有这些学习行为表现时,绝大多数时候是身体的生理发育机能所导致的 。
你可以这样去想象,孩子生理发育是一种内在机体的悄然变化,看不到摸不着,就如春天的小草在地下发芽生长一样 。对于大脑神经系统来说,此时就必须要一边指挥生理机能有序工作,一边还要协调指挥视听学和思维去保障学习,这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学习的专注力被分散 。这下你就明白为什么孩子进入初一后,突然感觉专注力不像小学阶段那样好了吧?
受青春期生理发育的影响,在小学阶段一直没有得到生活与学习习惯持续培养的孩子,在自控力方面进入初一后便暴露出问题,如孩子听课时专注力耐力不足,随时可能会开小差,结果只是听到老师讲的新知识点一些碎片 。由于新知识点不能完全理解,且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解题思维,会直接导致在解题时不会应用公式或性质定理,自然在解题方面不知道从何下手,你说能取得好成绩吗?
2、小升初后,数学学习难度突然增大,孩子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结果产生学习畏难情绪 。
孩子进入初一后,在数学学习方面其难度已经远远超过小学,但是对于孩子来意识不到,在小学阶段养成的惯性听课和解题思维,此时再继续使用,就会发现不适用了 。这本身并不难理解,小学数学学习的最主要特点属于浅表性解题思维训练,而进入初一以后,则开始由浅入深,如果不能及时帮助孩子建立适合初中数学的解题思维和学习方法,孩子必然在数学学习方面出现听不懂学不会现象 。
有经验的家长往往会优先做好孩子的心理引导,告诉孩子初一数学学习所面临的难点在哪里,从而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力争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下足功夫,具体内容我会在下面讲 。而在这里要解决的重点,就是帮助孩子突破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 。
帮助孩子突破初一数学难点,现在还受困于家长的辅导能力,如果家长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又不愿意学习,而在双减之下又找不到合适的辅导老师,就只能靠孩子自己去突破,但这样一来,相当于把所有的难题都推给孩子,你说孩子对数学的学习畏难情绪能解决吗?
3、初一数学学习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构建,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结果不知道怎样学 。
想学好初一数学,要说难也难,要说不难也不难,为何如此矛盾呢?因为难就难在数学思维构建这块有很强的连续性,如果家长在辅导孩子数学这块能力不足,你可能只是零零碎碎给孩子讲一讲不会的题,但是却无法帮助孩子重建数学解题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