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孕妇如何处理生育问题


患病孕妇如何处理生育问题

文章插图
孕期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热量、维生素、蛋白质 , 肝糖元代谢增强 , 肝负担加重 , 故孕妇易患肝炎 。
【患病孕妇如何处理生育问题】 急性肝炎如果发生在妊娠早期 , 可加重妊娠反应 , 或将肝炎的胃肠道症状误认为是妊娠反应而延误病情 。
发生于妊娠晚期时 , 妊高症的发病率高于非肝炎期 , 可达30% 。妊高症可引起子宫胎盘严重缺血或肝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 , 激活凝血系统 , 导致拨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同时肝炎时期凝血因子合成功能减退 , 分娩时易发生产后出血 。因此肝炎孕妇的死亡率比非孕时高 , 尤其是重症肝炎时对母婴威胁更大 。对胎儿来讲 , 妊娠早期患病毒性肝炎时 , 胎儿的畸形率增高2倍 , 主要为染色体畸变引起 。
妊娠患肝炎时 , 早产的发生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明显增高 。但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可经不同的途径传播 , 而且对胎儿的影响也不同 。
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 不会通过胎盘或其它途径传播给胎儿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 如无爆发型症状 , 胎儿的生长一般不会受影响 。
乙型肝炎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 我国是高发区 。现已确认 , 母亲患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或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 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传递给婴儿;同时通过分娩时接触母血或羊水 , 产后接触母亲唾液 , 及喂养时通过乳汁 , 因都可受到病毒的感染 。
患病毒型肝炎的妇女原则上不宜妊娠 。一般来讲 , 急性肝炎最好不要妊娠 , 否则会使肝炎病情加重 , 甚至肝昏迷而危及母儿的生命 。
慢性肝炎患者也应根据肝炎的病情、肝功能情况及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情况来考虑 , 最好在病情稳定两年后再考虑妊娠 。妊娠后合并肝炎怎么办?
一般早期妊娠(孕期<12周)时 , 如果合并乙型肝炎应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合并甲型肝炎时 , 由于甲型肝炎病程短 , 处理及时 , 预后好 , 所以不一定终止妊娠 。如果合并重症肝炎则应积极治疗肝炎 , 待病情稳定后再施行人流手术 。
中、晚期妊娠(孕>12周) , 一般不主张终止妊娠 , 因为终止妊娠的手术和药物都会增加肝脏负担 , 进一步加重肝炎的病情 , 因此中晚期妊娠时 , 如合并肝炎 , 应积极护肝治疗;而重症肝炎病情难以控制 , 甚至危及孕妇的生命时 , 如果胎儿未成熟 , 可考虑终止妊娠 , 若胎龄≥37周 , 可考虑尽早分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