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科学活动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活动反思等内容 , 了解小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 , 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 养成观察事物细微变化的习惯 , 能把自己对小蝌蚪变青蛙过程的猜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 , 快来看看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 , 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
2、养成观察事物细微变化的习惯 , 能把自己对小蝌蚪变青蛙过程的猜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
3、喜爱青蛙 , 初步具有保护青蛙的意识 。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 , 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
活动准备:
1、 知道青蛙的外形特征 , 了解它是人类的朋友 。
2、 小蝌蚪变青蛙的VCD一张 , 《小鱼与水草》录音带一盒 。
3、 记录卡片每人一张 , 彩色笔每人一支 。
活动过程:
1、 导入主题 , 介绍记录卡片
引入:(小朋友们 , 我们的生物角里有很多的小蝌蚪 , 大家是不是经常去看它们、照顾它们啊?小蝌蚪长大会变成什么?)
介绍记录卡片:(小朋友们有的通过观察生物角的小蝌蚪 , 有的听爸爸妈妈说 , 自己心里对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都有了想法 , 下面请小朋友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猜想的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画下来 。)
出示卡片:(老师已经给小蝌蚪画好了“家” , 我们数一下 , 小蝌蚪有几个家)
手从左到右指着框框(对 , 共有5个“家”)(有的小朋友认为小蝌蚪变成青蛙很快 , 觉得3步或4步就够了 , 没关系的 , 小蝌蚪的家可以空出来 , 你认为要几步就画在几个框框里 。还有有的小朋友可能不会画完整的青蛙 , 那画个青蛙的头表示 , 只要你自己知道图画代表的意思就可以了 , 画地不好没关系 。在卡片的下面写上学号 , 不会写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 。
提要求(小朋友在画的过程中不要看别人怎么画 , 也不要讨论 , 自己动脑筋 , 每个人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样 。起立 , 拿起小椅子 , 轻轻地坐到位置上 。)
2、幼儿在记录卡片上完成猜想过程(这里基本不进行指导 , 只鼓励幼儿把这个过程完成)
3、讲评卡片 , 组织讨论 。
选两张错误的卡片 , 请完成该张作品的小朋友讲一下 。
选一张正确的卡片 , 请完成该张作品的小朋友讲一下 。(后来此步骤没完成)
在小朋友讲自己的猜想时不进行“对与错”的评断 。
组织讨论(有的小朋友认为小蝌蚪是先长出前腿再长出后腿 , 有的小朋友认为青蛙一下子就长出了四条腿 。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 , 现在请小朋友想个办法来说明你自己的看法是对的 。)
教师引导小朋友回忆过去的观察经验 , 解决本次活动认知上的难点——小青蛙是先长前腿还是后腿 , 还是四条腿一下子就长出来了 。(我们生物角的小蝌蚪是不是都一样的?有没有小朋友看到过只长了两条腿的小蝌蚪?请看到过的小朋友讲一下长两条腿的小蝌蚪长的是前腿还是后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