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二 )


2.小儿病毒性肝炎是怎样引起的?
病毒性肝炎是由数种不同型的肝炎病毒所致,病原主要侵犯肝脏引起肝炎,临床表现为急性、慢性、黄疸型或无黄疸型等不同类型 。
肝炎病毒的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我国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目前,已确知至少存在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己型、庚型7种肝炎病,但也有学者认为主要为前5型 。各型病毒没有共同抗原,互相间不产生交叉免疫 。
(1).甲型肝炎 。潜伏期平均30天 。该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低温零下20度可长期存活,极适宜在海水、污水、土壤及粪便中生存 。加热至100度5分钟全部灭活 。
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甲肝患者及亚临床型感染者 。甲肝病毒没有带毒者及慢性非病毒现象 。
一般不转成慢性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可通过下列方式传播:日常生活接触;水源污染;食物传播 。
人对甲肝普遍易感,但常发生于15岁以下儿童 。
(2)乙型肝炎 。若在人体体液中检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单独存在时无传染性,只表示有乙肝病毒感染 。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细胞核内,一般血清中不能测出 。
抗乙型肝炎核心核体(Anti-HBc,抗HBc)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之一,抗-HBclgM阳性表示为现症感染,可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 。
【轻微肝炎是怎么引起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急性感染的早期标志,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血清中HBsAg 。HBcAg及抗-HBc3项同时阳性持续存在者,较成人多见 。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各型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 。血清HBsAg阳性持续半年以上、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者,作为传染源有较大意义 。
主要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及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儿科还要注意母婴传播 。
人对乙肝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 。
(3)丙型肝炎 。又称非甲非乙型肝炎 。该病病毒潜伏期长,感染后可长期带毒或导致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更易发展成慢性肝炎 。
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及无症状丙肝病毒携带者 。
丙肝病毒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常见为输血和血制品、血透析、注射器材污染、器官移植及滥用毒品等方式,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性接触也可传播 。主要见于输血后肝炎 。
(4)丁型肝炎 。本病病毒自身不致病,HBsAg阳性者才能感染 。
传染源是急、慢性丁型肝炎感染者 。同时感染了肝病毒及乙肝病毒者称联合感染 。若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又感染了丁肝病毒,则为重叠感染 。
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 。
丁型肝炎在世界各地均存在,但阿拉伯国家感染率最高,我国南方及西南地区较高 。
(5)戊型肝炎 。该病病毒所致肝炎称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 。
传染源主要是潜伏期后期和急性期病人 。潜伏期平均36天 。
传播途径与甲肝相似,经粪一口途径传播,暴发流行常是由水污染所致,食物及日常生活接触也可传播 。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者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一次流行后隔数年可再次流行 。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复杂,症状轻、重有很大差别 。轻者无任何自觉症状;重者发病很急、进展快,表现为暴发型肝炎 。现将临床分型分述如下:
(1)急性肝炎 。又分黄疸型及无黄疸型 。无黄疸型症状轻,往往在化验检查时发现肝功能异常,恢复快 。黄疸型以甲型或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多见,其临床经过多为良性、自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