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一生四阶段图片 蚕的一生经历了哪四种形态?

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它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蝉的一生四阶段图片 。

蝉的一生四阶段图片 蚕的一生经历了哪四种形态?

文章插图
卵蚕卵很小,像油菜籽那么大,分量很轻,40000个蚕卵仅50克 。春天(4月上旬)桑树发芽时,蚕卵开始孵化,小蚕就破卵壳而出 。气温较低时,孵化会延迟,这时可以在室内加温到20~25℃促使蚕卵孵化,叫做“催青” 。
蝉的一生四阶段图片 蚕的一生经历了哪四种形态?

文章插图
幼虫(蚕)刚孵出的小蚕,黑色多毛,很像蚂蚁,叫做蚁蚕 。蚁蚕一出壳就会吃桑叶,日夜不停地吃,4~5天后暂停吃食,进入眠期 。经一天左右,蜕去一层皮后又开始吃桑叶 。从蚁蚕到吐丝作茧要经过27~30天,有四次眠期,蜕四次皮,每次蜕皮后便长大一点 。各次蜕皮的间隔时间叫“龄期”,蜕皮四次的蚕就是五龄 。五龄蚕再吃七天左右的桑叶,蚕体变得透明,开始吐丝作茧 。蚕体巾透明的东西就是制造蚕丝的原料,叫做丝素、丝胶 。丝素、丝胶被蚕吐出来后,遇到空气就变成细丝 。一条蚕吐的丝约1500米长 。
蛹蚕吐丝结茧后变成蛹 。茧能保护蛹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是蚕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本能 。蛹表面上好像静静地躲在茧里,没有变化,实际上它的身体内部在发生变化——从蛹变成蛾,长出完备的生殖器官和翅膀 。这时要从外界不断地取得氧气,促使体内贮藏的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产生能量,茧虽然封闭得严严的,但是外界的空气依然可以从茧里进去,所以蛹不会闷死 。
成虫(蚕蛾)蛹经过13~14天变成蛾,破茧而出 。蚕蛾在出茧时会吐出一种碱性液体溶解粘着蚕丝的丝胶,使丝分离 。然后用头和足把这部分丝拨开,形成一个大孔,从孔里钻出来 。蚕蛾出茧后,紧接着是雌雄交尾 。雌蛾身体比较肥大,运动不灵活,腹部末端有毛丝 。雄蛾身体瘦小,运动灵活,腹部末端没有毛丝 。雄蛾、雌蛾交尾、产卵后,经过几天相继死去,这主要是因为蚕蛾口器退化,不能吃任何食物,它们生活所需要的养分和能量全靠幼虫时期的积累,在交尾、产卵时几乎把体内贮存的养分全部耗尽;再则,蚕蛾体内组织的老化衰退也是它死亡的原因 。
蝉要在土里蛰伏多长时间?
蝉隶属于同翅目蝉科 。蝉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从卵开始,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再变为蛹,蛹最后蜕化为成虫——就是我们看到的蝉 。蝉卵多产于树木嫩枝皮下组织内,到第二年春夏,蝉卵才孵化出幼虫来 。幼虫长大后爬出来,在草地或树枝上脱去外壳,蜕皮羽化成蝉 。等翅膀变硬,雄蝉就在树枝上高唱“知了”,与雌蝉交配,交配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
蝉的成长,既是漫长的又是非常艰苦的 。蝉的生命周期长达十几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在蝉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中,除了最后一年的夏天以外,前三个阶段都是蛰伏在地下 。如果人们都能知道蝉十几年才能来到世间“风光”一次,也便会觉得蝉鸣的珍贵了 。
具体有13年也有17年 。
【蝉的一生四阶段图片 蚕的一生经历了哪四种形态?】蝉从出生到死亡经历四个阶段?
蝉从出生到死亡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蝉的生命周期长达17年,在17年蝉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中,除了最后一年的夏天以外,前三个阶段都蛰伏在地下 。蝉隶属于同翅目蝉科 。一生分为四个阶段:从卵开始,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再变为蛹,蛹最后蜕化为成虫,成为我们看到的蝉 。
不是所有的蝉都在地下蛰伏17年,大多数在泥土里2~3年 。而17年蝉是生长在大西洋中部区域以及美国中西部地区如印第安纳、俄亥俄、肯塔基、乔治亚等地的奇特种类 。为什么蝉选择17年当作它生命的周期,却不选择14、15、16年呢?这个答案和数学上的“质数”有关 。简单解释为:若蝉的天敌生命周期为两年,即每两年天敌会大量出现一次,那么14和16年蝉钻出土壤的时候,必然会碰到天敌 。如果天敌的生命周期是三或五年,15年蝉就会碰到天敌 。也就是说如果蝉会碰到的天敌,生命周期是蝉生命周期的因子,那么蝉被补食的机率就会大幅提升 。如果15年蝉在某一次大量钻出土壤时,遭遇到周期为3年的天敌的大量猎杀,那下一次15年蝉钻出土壤时,也必然会有同样的遭遇 。但17年蝉呢?假如今年钻出土壤时遇到3年周期的天敌,那么下次与这种天敌碰面的时候就是42年后了,中间还有两次机会可以安全钻出土壤好好的繁殖下一代,因此以质数作为周期的蝉存活率会大幅提升,就能在自然界中存活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