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茶类之白茶

白茶
白茶是我国的知产,属轻微发酵茶,因为成品茶多芽头,满披白毫,色白隐绿而得名 。目前我国白茶产地主要在福建省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县,主要种植品种有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及水仙等,这些品种幼嫩芽叶上披满白色茸毛,为人们采制白
茶提供了物质条件 。
白茶基本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但对原料有非常特殊的要求,必须采摘满披白毫的嫩芽以及以下1~2片嫩叶 。制作时,不炒不揉,只晒于或用文火烘干即可,使白色茸
毛在茶的外表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 。
白茶的主要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
(1)白毫银针
产于我国福建福鼎、政和等地,简称银针,又称白毫,因其成品多为芽头,纤细如针,满披白毫,色白如银而得名 。清嘉庆初年(1796年之后)福鼎一带有人用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创制银针白毫 。从1885-1889 年间,改为福鼎大白茶和政和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产制银针 。

基本茶类之白茶

文章插图
白毫茶区地处中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8.5℃,年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境内丘陵起伏,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土质肥沃,适宜种茶
制作白毫银针一般在三月下旬至清明节,采摘肥芽或一芽一叶,然后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剥离 。剥出的茶芽均匀地薄滩于水筛上(一种竹筛),在微弱日光下晒至八九成干后,采用30~40℃的文火慢烘至足干制成毛茶,再将毛茶用六、七号筛,过筛,筛上面的为优质品,筛下面的为次等品,然后再用手精心拣除梗片、杂物等,分批用文火焙干,趁热装箱 。
白毫银针的品质特点:外形挺直如针,芽头肥壮,满披白毫,色白如银 。此外因产地不同品质略有差异,福鼎所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呈浅杏黄色,滋味清鲜爽口;政和产者,滋味醇厚,香气清芬 。
(2)白牡丹
【基本茶类之白茶】产于福建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以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绽而得名 。于本世纪20年代创制于建阳水吉乡 。
基本茶类之白茶

文章插图
制作白牡丹的原料主要采自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芽叶,有时少量采用水仙品种茶树芽叶 。
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第一轮嫩梢采下一芽二叶,要求芽叶满披白色茸毛,芽与叶的长度基本相等 。制作工艺简单,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 。
白牡丹的品质特点:外形似枯萎花朵,二叶抱一芽,芽心肥壮,叶张肥嫩,色泽灰绿或暗青苔色,叶背布满白色茸毛;冲泡后,香气清芬,滋味鲜爽,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芽叶连枝 。其性清凉,有清热降火之功效,为夏季佳饮 。
(3)贡眉(寿眉)
贡眉,又称寿眉,主产于福建建阳县 。此外建瓯、浦城等县也有生产,产量占白
树新梢为原料 。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制造贡眉选用一芽一叶至一芽二、三叶,含有嫩芽、壮芽的茶
基本茶类之白茶

文章插图
寿眉
制作工艺与白牡丹基本相同 。
贡眉的品质特点:毫心显露而多,色泽翠绿,汤色橙黄或深黄,叶底匀整、柔软、鲜亮,叶张主脉呈红色,味醇爽,香鲜纯 。产品主要销往港、澳等地区 。
基本茶类之白茶

文章插图
贡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