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亲宝宝到底有多可怕? 新生儿亲吻风险有多大吗


随便亲宝宝到底有多可怕? 新生儿亲吻风险有多大吗

文章插图
看到软萌可爱的宝宝,大人总是忍不住凑上去亲一口 。这种表达爱的方式非常普遍,但是有时却可能会带来一些猝不及防的意外 。
7月1日,美国爱荷华州一位33岁的妈妈生下一名健康的女宝宝 。7天后,宝宝的爸爸妈妈举行了婚礼 。但婚礼才开始两小时,宝宝就突然不再进食,出现晕厥昏迷 。一家人只能紧急叫停婚礼,把宝宝送到医院抢救 。
经医生诊断,宝宝很可能通过某人的亲吻,感染了疱疹病毒,由此引发了严重脑膜炎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病毒很快就侵入了宝宝的腮腺,脑部和肺部,尽管医生尽力治疗,但宝宝的病情还是越来越严重 。
【随便亲宝宝到底有多可怕? 新生儿亲吻风险有多大吗】最终,与病魔抗争了10天后,出生仅18天的宝宝停止了呼吸,离开了人世 。
其实这样的案例并不是美国才有,全世界各国都曾发生过不少类似的悲剧:
英国2岁女童感染“亲吻病”,8个月才康复
英国一个2岁的小姑娘,因为亲友的一个吻,面部遭到了严重感染,原本粉嫩可爱的脸上长满了大量疱疹 。这种疱疹令她非常难受,只能不停用手去抓,被妈妈阻止后,小姑娘只能在墙上、沙发上蹭自己的小脸蛋,直到鲜血淋漓……经过治疗,这种痛苦的经历持续了八个多月才结束 。
澳洲一6个月宝宝因“亲吻病”致右脑偏瘫
澳洲的一个6个月大的宝宝,因为妈妈的一个亲吻,在耳朵下长了一个小包 。由于病情一开始得不到重视以及正确的诊断,最后这位宝宝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她的右脑功能已经受到损坏,最终被诊断为右脑偏瘫 。
我国一2岁女童因“亲吻病”致面部偏瘫
我国苏州一名2岁的宝宝妮妮,因为长相可爱,每次大人带她出门,总有很多路人过来逗弄 。一天,妈妈带妮妮到公园玩,被妈妈的一个朋友亲吻过后,妮妮竟然开始发起高烧,并且出现口歪眼斜、面部瘫痪 。送医检查后,医生发现孩子感染了EB病毒,患病与被大人亲吻有直接关系 。
一个个悲剧提醒我们: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抵抗能力弱,比成年人更容易感染疾病,许多对成年人无害的细菌,对他们来说却有可能是致命一击 。
爱孩子,请警惕“亲吻病”!“亲吻病”指的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播 。
医学研究表明,EB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病毒,90%以上的成年人体内均有携带,只是不发病 。如果被传染者抵抗力比较低下,就可能因此感染,并诱发多种并发症,如肝功能异常、肺炎、脑炎、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链球菌感染等,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对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是非常危险的 。
远离“亲吻病”,请做到以下6点
1、避免一切“唾液共享行为”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与婴幼儿应该避免任何一种形式的唾液共享行为,包括嘴对嘴亲吻孩子、用嘴尝试孩子的食物温度、和孩子共用餐具牙刷等行为 。
重点把“嚼食喂养”这件事拎出来说,这种做法简直就是口腔细菌的“深度交流与传播”,即使大人身上没有携带EB病毒,其他病菌也会通过这个途径传染 。所以,如果有人要这样给你的孩子喂食,果断要马上阻止 。
2、不要亲吻孩子的“面部危险三角区”
“面部危险三角区”指的是鼻根和两口角之间的区域 。这个区域是公认的危险区域:血管丰富,口腔、鼻、咽喉、眼等部位的感染都可以扩展到这里 。
更重要的是,这个部位有不少血管通向大脑,一旦损伤或感染,病菌就有可能直接传到大脑,诱发脑膜炎或脑脓肿等严重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