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个古代书法家的故事 书法家的小故事

一、 程邈创隶书(秦)
传说,隶书是由秦朝的一个名叫程邈的人创造出来的 。程邈起初在一个县里做个小官,专门负责办理有关文件的抄写 。后来,因为犯了罪,被秦始皇关在云阳县(在今天陕西省淳化县西北方向)的一个监狱里 。
在监狱里,整天没有事干,他想起了自己以前抄写文件时,秦朝的文字小篆体字比较繁杂难写,就萌生了一种改变小篆体字写法的念头 。在监狱里想了几年,出狱后,他又搜集研究了几年,整整十年过去了,程邈在篆书的基础上,把篆书简化演变,把原来篆书比较圆转的笔划变成方折形,在字的结构上,把原来的像画画一样象形结构变成笔画形式,这样一来,汉字就比原来更好书写了 。
程邈研究成功后,就把自己历经10年搜集研究成功的3000个隶书字写成一个奏本,并送给秦始皇,秦始皇看了以后,对程邈十分赞赏,就任命他为御史 。当时,各种上报给皇帝的公文很多,篆体字又很难写,所以使用隶书的人就多了起来 。
因为这种字体常被地位低微的小官员使用,写起来又很方便,所以称作隶书 。

二十六个古代书法家的故事 书法家的小故事

文章插图
二、萧何深思题匾(西汉)
西汉大臣萧何协助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因为他的功绩大,刘邦就封他为赞部候,后来又升他做相国 。萧何的字写得非常好,尤其擅长用秃笔在牌匾上写字 。有一次,有人请萧何为一座新砌成的宫殿题写一个殿名,萧何苦思冥想了三个月后,才动笔写 。写的那天,有人听说萧何想了三个月才动笔写,都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看 。只见萧何如同带兵打仗一样,手腕的变动好像是在指挥千军万马,写出来的字好像他所带领的文臣武将,每一个字都那么有气势,在场的人无不为他精彩的挥毫泼墨所深深折服 。
二十六个古代书法家的故事 书法家的小故事

文章插图
三、 偶创飞白(东汉)
汉朝的蔡邕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 。“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 。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
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 。这一天,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 。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 。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 。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 。
【二十六个古代书法家的故事 书法家的小故事】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 。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 。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 。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 。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 。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 。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 。交上文章,马上奔回家去 。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 。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 。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 。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
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 。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