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补钙的六个常见错误必须纠正

钙质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 , 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 , 钙质由其不能缺少 。为此 , 很多家长为了让宝宝摄充足的钙质 , 就盲目乱补 。到头来不仅没有起到该有的功效作用 , 还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所以 , 补钙一定要讲科学 , 千万不要乱补 。那么 , 哪些情况下的宝宝才需要补钙呢?宝宝到底缺钙否?要补多少钙?以下X道不等式你要知道!
要钙≠要补钙
妈妈错解:
0-3岁的宝宝生长发育速度最快 , 需要很多的钙 , 所以要给宝宝吃补钙品 。不管宝宝是不是缺钙 , 补钙总比不补好 。
正解:
一般情况下 , 宝宝出生第3、4周会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 因此3个月内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制剂 , 要视宝宝饮食情况来定 。给宝宝补钙也要做到科学适量 , 补充过量的大分子钙会增加宝宝的消化和肾脏负担 , 对身体造成负面伤害 。


含钙量高≠补钙多
妈妈错解:给宝宝买补钙产品 , 要看含钙量高 , 含量越高的补钙越好 。
正解:钙制剂的补充效果优劣取决于吸收率 , 应选含吸收率高、含钙量适中的产品 。L-乳酸钙的吸收利用率最高、溶解性好、不刺激胃肠 , 特别适合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婴幼儿 。
为宝宝选购补钙产品 , 其吸收利用率除了和钙源有关 , 还有是否添加促钙吸收成分相关 , 维生素D、CCP都能够促进宝宝的钙吸收 , 因此含有这两种成分的补钙产品更利于吸收 。从吸收效率来看 , 最快的是滴剂、粉剂次之 , 接下来是胶囊和钙片 。宝宝补钙产品首选滴剂或粉末冲剂 。
缺钙≠佝偻病
妈妈错解:宝宝缺钙就会有佝偻病 , 也就是传说的O型腿 , 所以一定要给宝宝吃补钙品来预防 。
正解: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所致 , 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预防佝偻病应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 , 而且缺钙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佝偻病 。
乳汁中的维生素含量并不多 , 所以宝宝出生半个月后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 , 通常是采用添加鱼肝油的形式 。市面上的鱼肝油产品 , 维生素A、D比例有2:
1/3:1/10:
1三类 ,  0-7岁的儿童对VA和VD的需要量的比值约为3:
1 。

肋骨外翻≠缺钙
判断肋骨外翻的简单方法是 , 让孩子平卧 , 最下缘的肋骨超出身体的外缘即为肋骨外翻 。
妈妈错解:肋骨外翻是佝偻病所致 , 而佝偻病就是因为缺钙 。
正解:佝偻病的临床表现没有肋骨外翻 。造成婴儿肋骨外翻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婴儿正常的生理发育过程 , 因为宝宝吃奶量大 , 胸围增长快 , 或会导致肋骨会外翻;二是单纯的肋骨发育畸形 。
宝宝吃奶量大 , 一般不会出现缺钙的情况 , 因为母乳/配方奶中有相对充足的钙 。根据国标GB10765-2010规定 , 婴儿配方食品在即食状态下每100mL含能量应在60-70kcal , 每100kcal含钙50-146mg 。
假设0-6个月宝宝每日喝配方奶800mL , 摄入能量为480-560kcal , 摄入钙质范围在240-818mg 。考虑到一般配方奶粉的含钙量一般处于国标范围中间 , 日食量>800mL的宝宝一般不用补钙

枕秃≠缺钙
妈妈错解:宝宝的枕部有一圈头发稀少或没有头发 , 这是缺钙导致的枕秃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