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蕉叶纹四足方斝珍品简介和赏析


清中期蕉叶纹四足方斝珍品简介和赏析

文章插图
清中期蕉叶纹四足方斝
蕉叶纹四足方斝 , 清中期 , 高9.5厘米 , 宽10.8厘米 。
斝体呈方形 , 侈口 , 束颈 , 深腹 , 腹侧有一兽首鋬 , 平底 , 底下有四足 。颈饰三兽首及变形夔纹 , 腹饰蕉叶纹 。
此器仿商代铜斝制作 , 造型大致相似 , 但又有所区别 。从形体上看 , 商代铜斝体量更大 , 器口上有二伞形柱;清乾隆时期的此件仿品体形小 , 且没有柱 。商代铜斝 , 圆体者为三尖足 , 方体者为四尖足 , 足高 , 且外撇角度较大 。而此件仿品足较矮 , 不十分尖 , 形状与明、清家具的腿类似 。从纹饰上看 , 本器的夔纹变得更加图案化 , 时代特征明显 。
中国青铜文化的广泛分布和范围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东至山东 , 西至甘肃、青海 , 南至广东、广西 , 北至辽宁、内蒙古 。青铜器已出土 。河南安阳、郑州 , 江西兴安 , 四川三星堆 , 汉中、陕西商代青铜器较多见 。春秋战国时期 , 山西晋文化、山东齐鲁文化、鄂湘楚文化、江浙吴越文化、陕西秦文化 , 青铜器数量众多 , 色彩斑斓 , 别具一格 。这种广阔的地理分布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
现存的青铜器一般是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 。因为长期埋在地下 , 再长时间浸泡在地下雨水中埋藏 , 青铜器本身肯定会发生一些质的变化 , 使金属元素的状态变成化合物 。条件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铜绿 。青铜器所形成的铜绿 , 会因水土条件的不同 , 以及自身铜质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铜绿颜色 , 一般为灰、蓝、黑、绿、紫、红等 , 看上去斑驳 , 其价值也随之增加 。
青铜器的手感和声音 用手称青铜器时 , 如果太轻或太重 , 都要注意 。当然 , 这一切都基于经验 。此外 , 您还可以用手敲击真正的青铜器并聆听声音 。如果声音细腻清脆 , 就可以了;如果声音混浊并发出“嗡嗡”的声音 , 则需要提高警惕 。
我国幸存的青铜器数量 , 也可以被友军彻底屠宰 。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数据 , 我国仅由国有单位收藏的青铜器有1403451件 , 即超过140万件 。当然 , 这还不包括海外藏品、私人收藏和深埋在地下的未开发青铜器 , 如果算上它们 , 那将是天文数字 。
青铜 , 古称吉金 , 是用青铜合金制成的器物 , 在当时极为珍贵 。在我国原始社会 , 它被用作称重货币 , 也被用作财富的储存 。进入阶级社会后 , 青铜被铸造成各种器物 , 如食具、酒具、水具、兵器等 , 而作为祭祀用具 , 一些重器上还刻有精美的图案和具有相当历史价值的铭文 。
【清中期蕉叶纹四足方斝珍品简介和赏析】青铜器初产时 , 人们有意在其上刻纹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以绘画和刻画形式表现的陶器图案 , 如各种抽象变形的动物图案和几何图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