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对幼儿的性格培养

注重对幼儿的性格培养 , 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 但是 , 目前我们的幼儿教育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性格培养的情况 。
幼儿时期是决定个体性格形成的主要阶段 , 在以后的社会化过程中 , 除非经历重大变故 , 个人的性格一般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而个人的性格和品质决定其行为方式以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
所以 , 注重对幼儿的性格培养 , 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 家长不可忽视对宝宝性格的培养哟!下面这几点教育误区你有几条呢?

注重对幼儿的性格培养

文章插图
1.教条的约束
在家庭教育中 , 传统的教育方式仍然被广泛地使用着 。孩子受着过多教条的约束 , 总是接受一些“不许这样”和“应该怎样”的信息 。儿童时期 , 是个人开始接触外界 , 对周围环境产生信任感 , 同时培养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时期 。过分地压抑儿童活动 , 容易使他们产生保守心理、怀疑心理和不稳定感 。有关中国民族性的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内向型心理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特色相关 。
传统中国人是内向型的 , 缺乏扩展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
2.过早、过多的智力开发
早期教育表现为过早和过多的智力开发 。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应该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 , 通过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 。但是 , 目前不少家庭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强化智力教育 , 把家庭变成了学校 。过早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儿童爱玩耍、好动的天性 , 强迫孩子安静地接受教育 , 容易造成孩子的压抑心理 。事实上 , 未到接受智力教育的时候 , 强迫孩子接受教育 , 违背了社会化的一般进程 , 教育效果亦不见佳 。
有些父母则埋怨孩子不聪明 , 打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 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 。
【注重对幼儿的性格培养】3.逼迫+迁就
观察发现 , 幼儿教育在家庭中存在两种极端现象:
一种是望子成龙心切 , 过早地给孩子背上各种各样的包袱 , 使他们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另一种是对孩子过于溺爱 , 家庭中出现爱怎么闹就怎么闹的小皇帝、小公主 。但是 , 两个极端相结合的现象同样普遍地存在:在智力学习、价值行动上给孩子背包袱 , 在生活上过于迁就孩子 。这样的父母往往更容易叹息“培养孩子真不容易”!殊不知 , 自己在教育思路上存在着问题 。
4.幼儿园也存在问题
当前的幼儿园教育 , 同样存在着缺陷 。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讲 , 幼儿园并不是快乐的天地 , 只是接受管制的地方 。幼儿园的老师除了讲讲故事、偶尔做一两次游戏外 , 就是让他们静坐 。
许多父母发现 , 孩子有不想去幼儿园的想法 , 并且从幼儿园回来后变“淘气”了 。幼儿园的理想情况不是这样的 , 是让孩子们的游戏 , 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 让他们在动态中接受教育 , 取得发展 。在这里有必要提出 , 应该重视幼儿教师的培养 , 特别是培养他们的职业素质 , 在今天独生子女增多、社会运转加速的情况下 , 幼儿教育的社会化、儿童在群体中接受教育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