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的奶够不够孩子吃

 我们都知道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所以在刚开始选择孩子喂养方式的时候,很多妈妈都会坚持母乳喂养的方式,但没过多长时间,很多妈妈就败下阵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很多妈妈总是觉得自己的乳汁不够孩子吃的,所以就中途放弃了哺乳,而是采取混合喂养的方式 。那么是真的母乳量不足吗,还是妈妈的喂养方式不当呢,那么应该如何判断自己的奶够不够孩子吃呢?
喂养宝宝
虽然医学专家在不断地给人们灌输“99%的母亲都有足够的母乳喂养自己的宝宝”,但采访人员随意调查了身边的十几位新妈妈,称自己奶水不足的却占到大约一半以上 。在某网站的育儿论坛上,采访人员对120位新妈妈进行了统计,有18位是全部采用奶粉喂养,56位新妈妈有足够的奶水,另外的46位都是采用“母乳+奶粉”的混合喂养方式 。采用混合喂养方式的新妈妈,她们都是愿意亲自哺育孩子的,但“奶水不足” 。
半数新妈妈“奶水不足”?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新妈妈奶水不足?难道真如一些媒体的文章所说,现代年轻的妈妈们由于心理压力大,不正确地佩戴文胸或是过分拒绝脂肪导致营养不良等原因,造成了奶水不够?
可是那么多新妈妈混合喂养又是怎么回事呢?一位新妈妈告诉采访人员:“在医院生完孩子,住院的几天一直是吃母乳的 。但一回到家里,没两天奶水就不够吃了 。”这位新妈妈之所以认为自己的奶水不够,是因为孩子每次吃奶都要花上一个多小时,睡着后没多久就醒了,又要吃奶 。按照有些育儿书的说法,新生儿每隔3小时吃一次奶 。
如此一算,孩子吃奶间隔时间很短,每次吃的时间还很长,一定是奶水不足,于是她只好给孩子加了奶粉,开始了混合喂养 。都是多虑惹的祸新妈妈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其实这正是造成很多她们“奶水不足”的主要原因 。王立新主任说,婴儿刚出生,胃只有玻璃弹球那么大,母亲的初乳是足够的,如果一开始就给孩子喂奶粉,很可能造成孩子产生“乳头错觉”,最后不认妈妈的奶 。
所有的宣传都在强调要对母乳喂养有信心,但这种信心必须建立在具备相关的哺育知识的基础上 。没有基础,只要孩子有一声哭闹,这种信心就会彻底坍塌 。实际上,婴儿出生以后,妈妈经常会想:“我的奶究竟够不够?怎样才知道孩子吃饱了?”这些困惑来源于很多的假象,专家为我们解释了对这些假象应该怎样正确理解 。
假象一:
每次喂奶要花1个多小时,孩子总也吃不饱 。孩子并非吃奶,有时就是叼着乳头,有的长辈说这是坏毛病,实际上婴儿不吃这个,也会叼着毛巾、被角,那才是坏毛病 。
假象二:
一开始母乳还是够吃的,但是过了几天孩子总是哭闹,好像没吃饱 。婴儿出生后的1周、10天、1个半月到3个月,会出现快速生长期,容易饿,这个时候母乳可能显得不太充足,并不是母乳减少,而是因为孩子吃得多了 。这时,新妈妈每天要多喂几次孩子,随着孩子吸吮次数的增多,奶量一定能增长上去 。
假象三:
别的新妈妈奶水比我的多 。因为生理构造的不同,每一个新妈妈乳汁的量是不一样的 。你的乳汁可能比不上别的新妈妈,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是足够的 。
假象四:
我的奶水很稀,不像有些人的那样又白又稠,挤出来好像上面都飘着一层油似的 。孩子前10分钟吃的奶都属于前奶,比较稀,水分较多 。之后的奶称为后奶,后奶有丰富的脂肪,呈乳白色 。所以母乳喂养提倡一侧乳房要吃二三十分钟,如果换得太快,孩子会总是吃不着营养丰富的后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