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父母,更是普通人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与倾听,往往大大超过了对自己和伴侣 。我们关注孩子的点点滴滴,如果有一点没能让自己满意,我们就内疚、自责,觉得自己不是好父亲、好母亲,觉得对不起孩子,孩子的未来将受到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
有些时候,我们忘了自己也是个普通人,所承受的其实比孩子更多、更残酷 。我们完全有理由,也有权利发脾气、哭诉……宣泄我们的坏情绪 。只是我们应该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而又不伤害别人的方式,尤其不能把坏情绪转加到我们最爱的人身上 。
孩子他爸常说我情绪波动太大,对儿子的态度也前后太悬殊,好的时候恨不得含在嘴里,坏的时候凶神恶煞 。
他哪儿知道,对儿子凶的时候,一桩桩事情早已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再加上儿子一口一个“不”,我要再不喊出来恐怕就真的要发疯了 。可是凶过之后,我那个悔啊,一千个一万个的悔,所以就拚命地抱着儿子亲,希望把儿子的伤心都弥补回来 。内疚、自责、悔恨,常常像虫子一样咬得我睡不着觉 。2004年的最后两个月,大概是我最无助的一段时光,从来没有过的无助 。
而我的儿子也达到了将近5年来状态的低谷 。最明显的就是脾气急、爱打人,不管是家里人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不管认不认识,稍有不如意就上手,老师怎么说也没用,让我头疼至极 。
当所有的问题都摆在面前,却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的时候,我拿什么心情去倾听儿子、关注儿子,给他需要的足够的爱?
【我们是父母,更是普通人】我明白根源的确是在我,可我不想给他爱吗?不想给他关注吗?不希望他有足够的安全感吗?但是当年迈的父母住院需要我照顾的时候,当公司业务进展不顺需要我去解决的时候,当所有的问题都摆在面前,却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的时候,我拿什么心情去倾听儿子、关注儿子,给他足够的爱? 这个年纪的父母谁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家外都是顶梁柱?当所有的人要求父母如何如何对待孩子的时候,又有谁真正想过父母所承担的是什么?这些父母自己就不需要帮助吗?
渐渐地,我想明白了,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是人也就有扛不住的时候 。接受了自己的情绪波动,也就能平静地想办法疏通它 。
曾经看过一个访谈节目,一位女CEO在回答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时说,她尝试做到两件事:
第一学会放弃,第二寻求帮助 。
她说:在工作和女儿无法兼顾的时候,权衡轻重放弃一方;在工作和女儿都不能放弃的时候,寻求别人的帮助 。以前她事事都想做到最好,但发现根本不行,好像走进了黑暗 。但是现在她学会了这两件事,对自己的要求更切合实际了 。所以她虽然做CEO不是最好的,但还可以;做妈妈也不是最好的,但也还可以 。那么这就够了 。
听了她的这段话,我忽然觉得心情舒畅了很多 。其实说到根本,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我们需要调整自己,同时也要调动周围的一切来帮助我们完成自己 。
那段时间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拾写日记的习惯 。有些事情没有人可以说,但是却可以痛痛快快、毫无隐瞒地写在自己的日记里 。我申请了一个网络日记本,有空时打开它,像面对一个忠实的、毫不多嘴的老朋友,把心里所想、所感、所恼,通通告诉它 。
其实,一切都没有变 。关键在于如何倾听自己 。
渐渐地,我想明白了,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是人也就有扛不住的时候 。接受了自己的情绪波动,也就能平静地想办法疏通它 。写着写着,有时会发现,自己最初的怒气、抱怨,变成了冷静、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