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素三彩孔雀蓝 万历素三彩真品特征


明素三彩孔雀蓝 万历素三彩真品特征

文章插图
这是一件极为罕见的万历素三彩瓷器文物 。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笔者没有亲见 。素三彩这种瓷器类型其实比较早了,明代最著名的莫过于正德素三彩,而清代康熙皇帝为祖母所烧的素三彩文物也极为名贵 。而万历时期最著名的品种莫过于青花五彩瓷器,素三彩的东西真是比较罕见文物 。
明素三彩孔雀蓝 万历素三彩真品特征

文章插图
但再罕见,也不用用这个标题吧?讲真,笔者玩瓷三十年,这件素三彩文物还真颠覆了笔者对于素三彩的概念 。这件素三彩瓷器,集中了黄釉,绿彩,紫彩,孔雀蓝彩于一身,其实是四种彩 。底部黄釉下的款识为黑色,应该是青花书写的款识,由于被黄釉遮盖所以变成了黑色 。
明素三彩孔雀蓝 万历素三彩真品特征

文章插图
一般而言,素三彩指的就是黄绿紫三色 。绝不含红色,古人称红色为荤色,不带红则是素色,这就是素三彩的来历 。清代康熙时期还有墨地素三彩和白地素三彩,而在明代,素三彩都是色地的,也就是要不黄地绿紫,要不紫地绿黄,要不绿地紫黄 。但孔雀蓝色也出现在这件瓷器上,不由使人怀疑,这种素三彩在明朝并不叫做三彩器!
明素三彩孔雀蓝 万历素三彩真品特征

文章插图
孔雀蓝釉瓷器文物的文章,笔者刚刚写过 。正德时期的孔雀蓝器达到了孔雀蓝的最高峰 。但说实话,素三彩这种器物市场少见,笔者研究得也不是很多 。写文过程中从正德孔雀蓝再往下追溯,发现了正德朝孔雀蓝地素三彩 。图片有一张,太小了,所以没发上来 。再往下追,就发现了这种万历黄地孔雀蓝素三彩 。
明素三彩孔雀蓝 万历素三彩真品特征

文章插图
明代素三彩到底是何时开始烧制的呢?考古资料表明极有可能是成化时期开始的 。景德镇御窑厂出土了成化素三彩鸭熏,这件文物十分有名,在此我就不再发图片了 。市场上近年来出现了不少永乐年制模印款识的素三彩法华器,是否真品笔者不知,不过数量多,估计读者中就有不少人收藏了 。而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好像并没有发掘出土过类似瓷器残片 。
明素三彩孔雀蓝 万历素三彩真品特征

文章插图
值得深入研究的就是这种孔雀蓝色在彩瓷上的使用 。正德一朝瓷器很奇怪,出现了大量的阿拉伯文,还出现了大量的新瓷器品种 。剑走偏锋,绝不正统 。这和武宗皇帝被后人诟病为荒谬颇相符合 。正德一朝青花斗彩都不出名,最出名的就是这种素三彩瓷器 。而孔雀蓝也是正德颇负盛名的品种之一 。
明素三彩孔雀蓝 万历素三彩真品特征

文章插图
明代五彩瓷器,在史料中记载为青花间装五色 。嘉靖五彩和万历五彩文物最为有名 。嘉靖五彩和万历五彩有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嘉靖多红绿彩,并且有孔雀蓝彩 。而万历五彩没有孔雀蓝彩,以红绿黄三彩和青花结合为多 。但此件孔雀蓝彩的黄地素三彩瓷器,恐怕揭示出一个秘密,或许万历时期也有孔雀蓝彩的五彩瓷器有待被发现 。
明素三彩孔雀蓝 万历素三彩真品特征

文章插图
再牵扯到弘治瓷器文物鉴定的一个问题 。一般而言,弘治娇黄釉底釉为白釉青花六字双圈款 。但有一种黄地青花六字无圈款,由于没有找到馆藏对应的类似底款,在弘治黄釉收藏中被视为赝品 。黄釉直接覆盖在青花款识上的做法馆藏文物中也极为罕见 。这件盘子的底款却揭示出明代一定有这种黄釉覆盖在青花上的尝试!和孔雀绿地青花应该是同一种类型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