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的出现和重要意义及造型特点

【陶器的出现和重要意义及造型特点】如果说到我国第一个陶瓷大发展的时代,那一定是商代,与后来的宋代百花齐放不同,商代标志着我国陶瓷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及之后的陶器有什么发展呢?
商代陶器 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最多,约占同期陶器总数的90%以上,另有一些夹砂粗红陶、泥质黑皮陶、泥质红陶,白陶的比例仍然很小 。
器形主要有:作炊器的鬲、罐、甑,作饮器的爵、觚、杯;作食器用的簋、豆、钵、鼎;作盛器的盆、瓮、大口尊、罐、壶等 。

陶器的出现和重要意义及造型特点

文章插图
龙窑遗址
商代陶器在烧成工艺上有很大提高,馒头窑是主要的窑型 。在江南地区新出现一种比馒头窑更为先进的陶窑——龙窑 。因龙窑有火势大、通风力强、升温快的特点,这就直接导致陶器的大发展,并在商中期开始了我国由陶到瓷的过渡,诞生了我国最早的瓷器——原始瓷 。
西周陶器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西周陶器的品种与形制特征,以平底发状三足器和圈足器居名 。虽然随着制陶工艺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各地日用陶器的品种与形制之间的共性更为突出,但是各地西周陶器的地方特性依然相当明显 。作为西周统治中心区域的中原地区西周陶器,是在承袭当地早周的制陶工艺,并吸收和融合了商代晚期商王朝统治区域内的制陶工艺发展而来 。陶质仍以砂质和泥质灰陶数量较多,并有一些砂质红陶、泥质红陶与黑陶(包括黑皮陶) 。陶器仍以轮制为主 。西周日用陶器的器类品种却较商代有所减少,制作工艺也逊于商代,这可能与西周时期奴隶主日常生活中使用数量较多的青铜器、原始瓷器和漆器等器皿有关 。
陶器的出现和重要意义及造型特点

文章插图
青瓷双耳簋 西周 1964年洛阳瀍河区出土
陶器的出现和重要意义及造型特点

文章插图
八卦符号陶罐 西周 1998年洛阳北郊五女冢村西周墓出土
春秋战国陶器 各地春秋时期的陶器,基本特征仍以平底器和袋足器为多,并有一些圈足器与喇叭形座 。陶质与陶色因地区不同也不完全一样,但多数地区仍是以夹砂灰陶与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与棕色陶较少,并有少量灰皮陶与黑皮陶,制法都是轮制,特大型厚胎陶器仍采用泥条盘筑法 。器表主要饰粗绳纹,兼有一些弦纹、划纹、附加堆纹与暗纹 。陶器的种类较西周时期又有减少,常见的只有10种左右 。
战国时期的陶器,大致分为日用陶器和墓内随葬明器两大类 。战国早期的日用陶器形制和春秋晚期的极为接近,只是到了战国中期,陶器的形制才有明显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炊器,战国时期的炊器基本都是陶釜 。值得注意的是,在战国时期的日用陶器上还刻印有文字,这种刻印文字一般称陶文 。战国时的墓内随葬明器有的是实用器,但多数是专为随葬烧制的陶明器 。墓内随葬的陶器种类有鼎、釜、瓤、豆、碗、教、合、盘、匯、壹、高柄小壶、罐、篮等10余种,器表以素面或磨光者居多,也有饰印弦纹、划纹、绳纹的 。战国陶明器中施用暗纹和彩绘者较前明显增多而且盛行 。暗纹的纹样有带条纹、线条纹、斜方格纹、锯齿纹、栉齿纹、水波纹S形纹和花瓣纹等 。
秦汉陶器 一提到秦代就不得不提到兵马俑了 。秦始皇陵兵马俑所出陶马按照使用方式的不同分为“车马”与“乘马”两种 。所谓“车马”就是挽拽战车的马,一般四匹为一组,即古人所称之“车驷” 。而“乘马”则是带有鞍鞯、用于骑乘之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