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洪州窑瓷器 洪州窑碗特点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最早见载于《茶经》,《茶经》卷中《四之器》记载:“……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 。”




如何鉴赏洪州窑瓷器 洪州窑碗特点

文章插图
港塘清丰河窑址


1977年,江西省博物馆首次发现了该窑址 。经过文物工作者近40年的工作,基本上弄清了窑址分布在江西省丰城市境内赣江流域或与赣江流域相通的药湖岸畔的山坡、丘陵冈埠以及清丰山溪河底、河东岸畔的丘陵缓坡地带 。198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洪州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历史上洪州窑工匠锐意进取、勇于革新,善于吸收和总结当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创造了不少个性鲜明的制瓷工艺技术,较早地掌握了成熟青釉瓷的生产(图1)、最早发明了匣钵和使用匣钵装烧技术(图2)、较早使用火照掌控窑温(图3)、芒口烧制技法、最早使用玲珑技法装饰瓷器、较早使用化妆土并能够熟练应用,以及高超的龙窑砌筑技艺,堪称当时陶瓷工艺革新的典范 。


如何鉴赏洪州窑瓷器 洪州窑碗特点

文章插图
图1 陈家山遗址汉末青釉标本


如何鉴赏洪州窑瓷器 洪州窑碗特点

文章插图
图2 象山窑址出土东晋匣钵


如何鉴赏洪州窑瓷器 洪州窑碗特点

文章插图
图3 象山窑址出土东晋火照




这些突出的窑业技术全面提升了洪州窑瓷器的产量和质量,使得洪州窑瓷器不仅销售到江西省内大部分地区,而且扩展到省域四周,甚至远销东亚;瓷器因质量高成为贡瓷,纳入宫廷使用 。


洪州窑瓷器在江西境内从南到北均有出土,覆盖面大,时间从东汉晚期到晚唐五代时期,贯穿洪州窑的整个生产时期 。洪州窑瓷器不仅在江西境内普遍被发现,大量出土于汉晋至隋唐时期的墓葬中,而且其产品遍及全国,流布到东达江苏、浙江,西及四川、广西,南至广东,北及陕西、山东、河南,以及安徽、湖北、湖南等11个省、市、自治区的广大地区 。


正因为洪州窑瓷器在全国各地大量出土,各地公私博物馆均有不少收藏,人们对如何鉴赏洪州窑瓷器颇有期待 。研究表明,洪州窑历史悠久,最迟在东汉晚期就能烧制成熟的青釉瓷,历经三国吴的积累,西晋的发展,东晋、南朝进入兴盛期,盛烧时间一直延续到盛唐,晚唐、五代时期逐渐衰落,最终被其南面丰城钳石窑、吉安吉州窑、赣州七里镇窑,北面景德镇窑所取代,前后延续烧造长达800年之久 。而对古代瓷器的鉴赏,不外乎从造型、胎釉、纹样、装烧、款识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正如著名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所说:“……从以下五个方面鉴定瓷器,即瓷器的造型、纹饰、胎釉彩、款识、支烧方法 。这五方面互为补充,不可偏废,偏重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鉴定便会有误差;五方面联系起来看,对瓷器的年代、产地的判断,其可靠系数就比较大 。”由于洪州窑是早期著名的青釉窑场,其所处的时代较早,处于陶瓷发展的前期阶段,瓷器各方面的要素不完备,瓷器本身没有款识方面的内容 。所以,对洪州窑瓷器的鉴赏在关注造型、胎釉、纹样、装烧等四个方面的同时,更注重发展阶段性和地方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