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面对尿床宝宝

【从容面对尿床宝宝】 你的宝宝多大了,你还在为尿床的宝宝头疼吗?其实,引起尿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可以经过家庭调理加以纠正,从容面对尿床的宝宝并不难 。

从容面对尿床宝宝

文章插图
案例1
壮壮两岁半了,白天大小便自理得很好,但到晚上睡着后就难以控制了,如果半夜不叫他小便,他几乎每天都会尿床,半夜妈妈常常与他进行“斗争”,有一个晚上就给他换了四身衣服 。壮壮其他方面都优于一般宝宝,就是尿床让妈妈头疼,听奶奶说他爸爸小时候尿床到7岁,妈妈心里犯起了嘀咕:难道尿床也会遗传吗?
案例2童童快6岁了,活泼可爱,但就是有一件事情难于启齿:每天晚上都尿床 。特别是白天玩累了,晚上睡觉就尿床了,而且尿湿了都不知道,这尿片一洗就洗到孩子6岁,爸爸妈妈可笑不出来了……
专家提示
通常宝宝在1岁或1岁半时,就开始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会大大减少 。但有些宝宝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妈妈不要着急,这种现象仍然是正常的 。随着神经系统发育的不断完善,宝宝的膀胱对排尿的控制会自然形成,不需要特别的指导和训练 。大多数宝宝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 。遗尿症是指5岁以后每周至少有一次遗尿者(并不包含偶然一次的尿床),这种情况就应该到医院就诊了 。
宝宝尿床的常见原因
遗传因素
父母中有一人有遗尿史者,宝宝发生遗传性遗尿的几率为44%,若父母皆有遗尿史则遗传几率为75%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男孩中 。
疾病及生理因素
蛲虫症、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都有可能引起遗尿,但因病引起的遗尿所占比例较小 。
精神因素
包括宝宝白天玩耍过于疲劳;兴奋过度,强烈的精神刺激如受惊吓、心情焦虑、紧张不安;晚上睡觉前听恐怖故事;偶尔一次尿床后受到父母呵斥甚至体罚等 。
排尿习惯训练不当
没有给宝宝进行及时的排尿训练,如有的妈妈给宝宝使用一次性尿布的时间过长,以至于不能让宝宝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半夜叫宝宝撒尿时宝宝并没有真正清醒,就容易养成迷迷糊糊撒尿的习惯;有些粗心的妈妈晚上把宝宝唤醒后,让宝宝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而有时宝宝只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没有小便,这样宝宝就不容易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形成条件反射 。
宝宝睡眠过沉
一般来说,尿床的宝宝晚上都睡得很深,不易叫醒,甚至尿床都不知道 。当膀胱中有尿时,尿意在睡眠中不能及时传达给大脑,而大脑也不能及时发出醒来的命令,因此有的宝宝夜间尿床前常常做梦找厕所 。环境因素包括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 。此外,宝宝入睡前饮水过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等都会造成宝宝尿床 。
怎样对待尿床的宝宝
引起尿床的原因很多,虽然有一些疾病可使宝宝患遗尿症,但对于大多数尿床的宝宝而言,只要父母注意看护并去除生活中可能造成尿床的因素,宝宝尿床是可以得到纠正的 。
减轻心理压力
经常尿床的宝宝往往胆小、敏感、易于兴奋或过于拘谨 。所以,父母应从培养宝宝的性格入手,来纠正尿床现象 。对待尿床的宝宝,不要责备、恐吓,那样只能使宝宝精神更加紧张而加重尿床现象 。应该解除宝宝的心理负担,一旦宝宝没有尿床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宝宝的尿床现象将会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