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退烧药的副作用 一二三四五逐个数一数!

宝宝一发烧 , 家长就开始着急 , 不是乱用退烧药 , 就是立马抱着孩子去打退烧针 。甚至很多父母认为 , 这才是最快最安全的退烧办法 。但事实上 , 不管是药物还是针剂 , 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 对年幼的宝宝而言 , 都是一种伤害 。
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的退烧药都是扑热息痛 , 成分大部分是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这种退烧药一般就陈列在每个药店的非处方货架上 , 购买也非常方便 , 无需处方无需什么限制 , 可以一次多量购买放在家里使用 。然而 , 这种药如果使用不当 , 对身体还是有很大的危害的 。
最大的危害:伤肝
扑热息痛一直是药源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 。一项在美国家医院进行的研究显示 , 在调查期间记录的662个急性肝损伤病例中 , 有42%都与对扑热息痛有关 , 其中 , 有将近一半都是由不小心用药过量导致的 。
在体内是经肝脏代谢 , 代谢的中间产物N-乙酰对苯醌亚胺具有毒性 。在正常剂量下 , 肝脏内的解毒物质谷胱甘肽可以对付这种有毒的代谢产物 。
而如果剂量过大 , 产生的有毒物质太多 , 体内的解毒物质就不够用了 , 这时肝脏就会受到损伤 。扑热息痛短期服用过量即可以造成急性肝损伤 。虽然有解毒药乙酰半胱氨酸可用 , 但损伤严重时仍可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 。

小儿退烧药的副作用 一二三四五逐个数一数!

文章插图
伤肝原因:太常见易被忽略
扑热息痛并不是对肝脏毒性最大的药物 , 在正确使用时安全性也很好 , 为什么总会引起肝损伤?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太容易接触到这种药物 , 却又对它的潜在风险没有足够的警惕 。
扑热息痛是最常见的解热镇痛药成分 , 在许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中都有它的身影 , 比如白加黑、感冒灵、必理通等等 。这些药品大多是非处方药 , 很容易买到 , 而且又冠有不同的商品名 , 容易让人忽略它们含有相同的成分这一事实 。
如果一个人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 , 例如同时使用两种感冒药 , 或吃退烧药的同时又吃了止痛药 , 就很容易导致过量中毒 。
扑热息痛的作用是缓解症状 , 因此大家一般会按需要使用 。比如 , 发烧或疼痛时会用上一次 , 如果没有好转就再用一次 , 却容易忽略服药间隔和每日最大用药次数的限制 。根据说明书 , 该药两次服用之间至少要间隔4-6小时 , 一天最多只能用4次 。如果对此不加注意 , 症状又一直没有好转 , 一来二去就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吃下超过安全用量的药物 。
除此之外 , 儿童可承受的剂量比成人小 , 如果给孩子吃成人的感冒药、退烧药 , 可能导致用药过量 。即使是儿童专用的剂型 , 也有不同年龄段的差异 。例如用滴管给药的滴剂 , 说明书上只写出了12岁以下的剂量计算方法 , 如果把这种药剂给12岁以上的儿童服用 , 并且只凭感觉增加剂量 , 也有可能导致剂量过大 。
安全服用退烧药的措施
为防止扑热息痛过量中毒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等管理机构采取了多种措施 , 包括在所有含有该成分的药品包装上进行统一标示 , 缩减单盒包装的药品量等 , 但在国内 , 相关措施仍非常不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