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夏天到教案


附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夏天到教案

文章插图
中班音乐活动夏天到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夏天到教案吧 。
设计意图: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 。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
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
活动难点: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对唱 。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
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 。
教学方法:
1.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
2.根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 。从幼儿熟悉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
3.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 。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 。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 。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
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谈话 。(图片内容:夏天的风景──雷雨过后,青蛙呱呱叫)教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夏天到了 。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幼互动的关键是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主动回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夏天的知识 。在这个问题中,隐含了前半段歌词的内容,巧妙地借助图片所展示的图像,帮助幼儿理解并熟悉前半段歌词 。同时,也为幼儿熟悉歌曲节奏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模仿雷声和蛙声感知三拍子的节奏强弱 。
(二)欣赏感知歌曲前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