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各时期的青花瓷特征 成化青花好还是宣德青花

明朝中期,正统、景泰、天顺这三个朝代瓷器的发展史料记录模糊、空白,故称“空白期”或“黑暗期” 。成化之后,景德镇御窑厂的瓷器生产又得以全面恢复 。因此,明中后期成为了我国陶瓷烧造史上的重要历史时期,瓷器质量很高,被称为“青花瓷的振兴期” 。


空白期
明宣德之后的近30年间,国势倾颓,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样的形势下,制瓷业出现了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空白期” 。景德镇瓷业生产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制瓷水平与瓷器品质较前朝有明显下滑 。这一时期的陶瓷,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状况 。

明代各时期的青花瓷特征 成化青花好还是宣德青花

文章插图
▲ 明代正统时期青花瓷
正统时期的青花色料以国产青料为主,偶见掺用苏麻离青 。青花发色蓝中泛灰,深沉幽暗,色料厚处少见黑色斑点,呈黑褐色,抚摸有凹凸不平感;色料淡薄处呈青灰色,个别处泛蓝色,少有晕散现象,流釉处呈蓝黑色 。该时期青花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宣德风格,青花发色较浓艳,布局较为繁密 。
明代各时期的青花瓷特征 成化青花好还是宣德青花

文章插图
▲ 明代景泰时期青花瓷 ▲ 明代景泰时期青花瓷
景泰是"空白期"中最低落的时期 。这一时期青花基本延续正统朝风格 。胎质比正统粗糙,为白砂底;釉层较厚,有细小气泡 。釉色白中泛青,呈玉质感 。器物有酱釉口器和青花酱釉弦纹装饰,里外釉基本一致 。色料以国产料为主,含钴量低,所以发色清晰,十分适合描绘人物活动场面 。
明代各时期的青花瓷特征 成化青花好还是宣德青花

文章插图
▲ 明代天顺时期青花瓷
天顺时期青花瓷以国产料为主,青花发色以靛青为主,有浓淡两种呈色,颜色深沉者似宣德青花,淡雅柔和的似成化青花 。青花胎体厚重,多白净,瓷化程度好,修胎较粗 。釉质细平滋润,釉色白度高,器物表、里、底三面釉质和釉色一致 。纹饰风格趋向淡雅,布局疏朗;装饰花纹表现手法宽广,写实或变形的纹样皆有 。


【明代各时期的青花瓷特征 成化青花好还是宣德青花】成化——正德年间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平稳发展的阶段 。成化、弘治青花用料采用国产的平等青料,青花色泽蓝中带灰,呈色淡雅柔和 。正德时期青花因使用石子青及回青料,青花色泽也呈现多种面貌 。造型丰富,器物纹饰也常见阿拉伯文,为这一段时期青花的时代特点 。
明代各时期的青花瓷特征 成化青花好还是宣德青花

文章插图
▲ 明代成化时期青花瓷
成化青花瓷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 。施釉洁白肥腴,呈半透明状,迎光透视隐约可见淡淡的肉红色,这种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 。成化青花器形规整,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制作精巧,一改永宣以来雄健豪放的风格,多轻巧圆润的小件,故有"成化无大器"的说法 。
明代各时期的青花瓷特征 成化青花好还是宣德青花

文章插图
▲ 明代弘治时期青花瓷
弘治朝时,青花色料与前朝基本相同,仍采用国产平等青钴料,发色浅淡,多蓝中闪灰,不如成化朝典雅 。民窑器多数为一笔涂抹的画法;官窑器以小件的碗、盘、洗、炉、瓶、罐和高足碗等为主 。该朝罐比较矮,肩由溜肩变为丰肩 。诸葛碗是弘治朝创新的器形 。
明代各时期的青花瓷特征 成化青花好还是宣德青花